撰文:福建医科大学YANG
专家审核:医院李晶教授
近年来,以干细胞疗法为代表的再生医学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有前途的治疗模式,适用于那些治疗选择有限或已经没有其他治疗选择的患者。目前,已经有多款干细胞产品获批上市,用于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退行性关节炎、克罗恩病引起的肛瘘等疾病。干细胞疗法从最初的理念构建到如今的临床应用,也经历了众多挑战。
全球获批上市的近20款干细胞产品
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MolecularSciences》的最新综述[1],详细介绍了干细胞疗法从想法诞生到真正临床实践的转换过程。此外,该综述还回顾、总结和讨论了目前已经注册的干细胞疗法临床试验现状。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分化潜能的细胞,由于其独特的增殖、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具有重建和恢复体内每个组织/器官的潜力。
干细胞通过再生受损细胞来帮助器官恢复,从而提供改善身体发育的治疗效果。
干细胞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机制多种多样,包括分化为受损细胞发挥替代作用;抑制炎症级联反应;减少细胞凋亡,细胞募集,以及刺激血管生成等[1]。
干细胞凭借上述强大的作用机制,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展示出巨大潜力,目前有的研究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有的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有的已经实现临床应用。
临床前研究阶段的探索
在任何一款药物进行临床试验前,都必须首先进行体外和体内实验进行初步评估。在不同的体外和体内研究中,主要考量几个因素,包括细胞类型确定、细胞剂量规格、给药途径以及安全性和有效性等。
NO.1最佳的干细胞来源
随着人们对应用干细胞疗法进行再生治疗的期望越来越高,各种类型和来源的干细胞也越来越多,干细胞疗法也从自体到同种异体再到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的多样化。因此,应确定每种类型干细胞的优势和劣势,以实现其最大治疗效果。下面就以应用广泛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例进行介绍。
MSCs主要来源于骨髓、脂肪及脐带胎盘等组织,可分化为多种成熟细胞和组织。MSCs最大的特点是其免疫抑制功能,通过分泌免疫抑制细胞因子和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信号来阻止激活的T细胞的增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是从骨髓中分离出来的,在自体和同种异体环境中都可以使用。
然而,从骨髓中分离细胞的过程不仅伴随着疼痛和感染的风险,而且收集效率也低于其他MSCs来源。与BM-MSCs相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不仅易于采集,而且采集效率是BM-MSCs的到倍,此外其细胞倍增时间也显著缩短。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细胞因子的分泌量明显较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近年来已经成为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