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伊评科技
近两年,对于智能手机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手机越来越卖不动了,消费者平均换机的周期也越来越长。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大的感触莫过于——更换手机所带来的实际体验提升越来越小,驱动换机的动力也越来越少。
根据《中国经营报》所做的报道,此前普通消费者的平均换机周期为18个月,这是业界的一个共识。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到年,手机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已经拉长到了2.5-3年左右。
消费者换机周期的拉长,自然有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自年以来,由于黑天鹅事件频发,消费者的预期收入不明朗,消费热情受到了抑制,对于手机这种单次的大额支出项目自然会更加的谨慎。
但是,黑天鹅事件对于手机销量的影响只是一个方面,其中智能手机行业目前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其实还是体现在创新乏力这个层面。
此前我们在讨论手机创新的时候,大多都把目光集中在诸如处理器,摄像头等等方面,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个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非常至关重要但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外观设计”,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手机的形态”。
手机行业每一次大的革新和更新换代,基本都是以手机形态的变革作为原始的驱动力。
在功能机时代,手机的形态主要以屏幕+按键的形式广泛存在。而在进入智能机时代之后,屏幕彻底取代了传统的按键,仅保留了1-3颗的功能键,这也是当年iPhone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智能手机引领着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在外观形态上的大变革,智能手机时代来临,消费者的换机需求被再一次激发。
在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之后,其实也存在着“手机形态”的演进——即从“小屏手机"到"大屏手机"的演进,从非全面屏手机到全面屏手机的演进。
换句话说,在智能手机行业的初/中期,每两到三年就会迎来一次比较重要的手机形态方面的全面升级,譬如在年发布的小米2,采用的屏幕尺寸只有4.3英寸,而到了年发布的小米5的屏幕尺寸就发展到了5.15英寸,整整大了一圈,两款手机在观感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
小米2
小米5
两年后的年,小米就发布了首款具备全面屏概念的MIX第一代,完全颠覆了传统手机的设计理念,iPhone也在同年9月份发布了旗下首款全面屏手机——iPhoneX,这在iPhone的历史上也是具备里程碑式的意义,自此智能手机行业全面进入全面屏时代,相比于两年前的手机拥有巨大的提升。
小米MIX一代
然而,自年6月,首批具备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全面屏手机——VIVONEX,OPPOFindX相继发布以来,到现在的年7月为止,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四年,然而,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在屏幕形态方面的创新几乎就是原地踏步,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演变,甚至出现了一定的倒退。
如下图所示,第一张图是年发布的新一代真·全面屏手机——小米MIX4;第二张图是发布于四年前——年6月的OPPOFindX。
mix4
OPPOFindX
这两款手机在外观形态方面的差异非常小,他们都采用了全面屏+曲面屏的造型。也就是说,四年前的机器就算放在现在,在外观上也根本不算特别过时。
再举一个更直接的例子,一个消费者在年买的iPhone13(依旧是刘海屏)和年买的iPhoneX,在整个屏幕显示形态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如果我不告诉大家哪款是iPhoneX,哪款是iPhone13,你能一眼就分辨出来么?
iPhoneX
iPhone13
然而他们之间却整整相隔了四年的时间,甚至是五年。
而且更悲观的是,这种情况还将继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到年、年,主流手机的屏幕形态依旧是以挖孔屏为主,能变得无非只是边框的厚度,屏占比以及后摄的设计方式罢了,近两年的手机的改变不就是在这三个方面来回的穿插么?
折叠屏手机是未来,但是普及之路遥遥无期。
折叠屏手机可以算得上是当下智能手机形态发展的下一个新时代,然而这条路并不平坦。
从世界上第一款折叠屏手机三星Fold一代在年发布以来,折叠屏手机的价格依旧高企,距离大规模的普及还有一段非常遥远的路要走。
与之相对的,全面屏手机完全取代传统比例的手机只用了一年时间。年,以MIX一代,iPhoneX为主的全面屏先驱机型发布之后,仅仅过了一年,也就是年,手机市场就全面进入了全面屏时代,就连千元机都用上了全面屏,很快就淘汰了传统比例的手机。
而折叠屏可就没有这么乐观了,根据目前业内的估计来看,到年,折叠屏手机才有可能将价格压低到元左右,至于完全普及至少还需要3年左右,也就是到年,折叠屏才能完全取代直屏手机。
总的来看,形态方面的原地踏步已经成为熄灭消费者购买热情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手机行业不能再短时间呢将以折叠屏,卷轴屏为主的新形态的机型加速普及,那么市场大盘的衰退仍将继续。
END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