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加电驹助手,进电驹俱乐部群聊
“智能时代,不看势力要看实力,飞凡R7的RISINGPILOT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堪称“智驾界卷王”。在R7上市发布会上,飞凡汽车CEO吴冰如此表示。
支持换电、全融合式自动驾驶算法,率先上车4D雷达,这些光环的加持让飞凡R7上市前聚集了不少人气。除了这些,这款车还有哪些产品亮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
换电加持,价格20.59万起步
飞凡R7一共有4个车型版本:
标准高阶版:续航km,百公里加速5.8S,搭载77kWh电池包,官方售价30.25万,补贴后售价28.99万,换电租赁版价格为20.59万。
长续高阶版:续航km,百公里加速5.8S,搭载90kWh电池包,官方售价32.25万,补贴后售价30.99万,换电租赁版价格为20.99万。
性能高阶版:续航km,百公里加速3.8S,搭载90kWh电池包,官方售价33.95万,补贴后售价32.69万,换电租赁版价格为22.69万。
旗舰高阶版:续航km,百公里加速3.8S,搭载90kWh电池包,官方售价36.95万,补贴后售价:35.69万,换电租赁版价格为25.69万。
同时,飞凡汽车还特别提供两重增值权益:10月31日前锁单的首任用户,可享整车及三电终身质保权益;12月31日前锁单的用户,还可终身享受价值3万元的RISINGPILOT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软件包权益。
33个感知硬件+RISINGPILOT
一句话总结飞凡R7的智能驾驶硬件:舍得下本。
感知硬件数量:33个感知硬件,目前飞凡R7的驾驶辅助硬件数量是业界第一梯队。
1、8颗辅助摄像头,其中万像素3颗、万像素4颗、DMS摄像头一颗(覆盖了度车身的视觉感知)
2、4颗环视摄像头(负责泊车、以及低俗视觉感知)
3、来自LUMINAR激光雷达(最远探测距离米、10%反射率探测距离米)
4、2个4D毫米波雷达(负责前后2个方向的探测)
5、4个增强版的角雷达
6、12个超声波雷达(满足低速近距离探测需求)
7、来自百度的高精地图,负责超视距的辅助
8、上述硬件最终会汇总给2颗ORINX的芯片
在上汽飞凡R7的33个感知硬件中,飞凡安排了三张王牌。
1、4D成像雷达
按照飞凡的官方说法,自己是国内首发量产的Premium4D成像雷达。
4D是指距离、速度、水平方位角、垂直高度。相较于毫米波雷达,4D雷达通过增加发射,接收通道的个数,提供点云的功能。普通的毫米波雷达可以做到16通道,而采埃孚Premium4D成像雷达能高出12倍达到通道。
(传统毫米波雷达点云(左)和4D毫米波雷达点云(右))
通过4D的接收,进而输出X、Y、H、V(距离、速度、水平方位角、垂直高度)四个指标。
对比3D雷达,搭载4D成像雷达,最直接的优势是探测物体能力,提升了对静态障碍物的检测能力并进行分类。
不仅如此,4D成像雷达还有如下优点:m的超长探测距离和极端天气性能的稳定性。
2、12颗高清摄像头
笔者查了下数据,蔚来ET7、小鹏G9、理想L9的摄像头数量均为11个,而飞凡R7是12个。
12个摄像头当中,前向3个万、后向1个万,4个万周视摄像头,4个万环视摄像头。
冗余的感知摄像配置,可以完成度车辆感知,关键行驶区域感知距离更远,动态人车交通参与者/静态车道线、地面标识、红绿灯、限速标识等交通要素感知内容更精细。
3、LUMINAR激光雷达
首先,激光雷达补足了视觉方案受光线影响较大、毫米波雷达探测轮廓准确性不足的问题,可以完成精准三维几何位置、尺寸、类型识别,同时进行三维感知建图,以及路沿、通用障碍物的探测。
第二点,相比目前行业主流激光雷达约m的探测距离,LUMINARnm高规激光雷达采用光纤激光放大方式,最远探测距离高达m。在对智驾更有价值的10%的反射率下,仍可实现m最远探测距离,远超目前nm激光雷达的m。
第三,LUMINARnm高规激光雷达发射的nm激光波长,远离人眼吸收的可见光光谱,在通过人眼时几乎不被晶状体和角膜吸收,不会对视网膜造成伤害。相比于nm激光,同等功率的nm激光人眼安全性提高40倍。
4、2颗ORIN-X
随着传感器输入信号的数据量与复杂程度迅速提升,作为智能驾驶系统中央大脑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需要更高算力来确保感知、规划和决策等关键任务的计算。
2颗英伟达超算力OrinX芯片,采用7nm工艺,单颗芯片算力达到TOPS,约为上代产品Xavier芯片的8倍算力,是目前业界顶级智驾芯片。
说完硬件说软件:
飞凡R7的RISINGPILOT智驾系统,无论感知、规控和执行的算法都是来自飞凡的全栈自研。
在融合算法当中,分为前融合和后融合。而非凡采用的是前后融合算法,也叫全融合算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种融合算法的区别
前融合算法:所有传感器都运行同一套算法,将来自激光雷达、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的不同原始数据统一处理,相当于一双超级眼睛通过一套超级算法输出一个结果。
切记,所有传感器只负责提供原始数据,不负责判断,中央计算机负责判断出结果。
前融合的代表玩家是:特斯拉。
后融合算法,则通过不同传感器各司其职——超声波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分别通过不同的算法进行独立的感知。
当所有传感器完成目标数据(如目标检测、目标速度预测)生成后,将这些信息审核后做出判断,一起汇报给中央计算机。
后融合的代表是:小鹏、华为
RISINGPILOT将前融合和后融合两个过程同步进行,对视觉、毫米波、激光雷达独立的感知结果进行后融合,同时综合激光/毫米波+图像的前融合结果进行全要素全观测周期融合,并且会在RISINGPILOT领航功能中综合高精度地图信息,通过这些环境要素信息的全融合,实现对辆周围环境信息的精确测量和准确判断,给后端的功能实现提供完备的复杂环境模型信息。
全融合代表:飞凡、沃尔沃、奔驰
说了这么多,33个感知硬件+RISINGPILOT智驾系统实际能力如何?
从目前官方公布的视频来看,飞凡汽车的RISINGPILOT系统主要表现在匝道全域增强识别、超灵敏静态路障感知、雨雪雾天超视距识别等极端场景。
RISINGPILOT可以通过更远距离的综合感知,提前识别匝道三角区域,进而拥有更充裕的时间,在安全的方位内提前进行变道、汇入匝道。
比如遇到施工区域类场景,出现因无法准确识别静态路障,或者是根本无法识别施工区域而出现碰撞事故的情况。
座舱芯片+RISINGOS系统
现如今智能座舱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车型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地方,最近发布的新车中,G9凭借“说到即做到”和本地语音功能以及3DUI交互界面,成功出圈。可见,智能座舱的重要性。
1、43英寸屏幕组合
飞凡R7的整个智舱,是以一块异形一体式三联屏展开的。官方数据称整体尺寸有43英寸,对角线长度达mm,中控屏是采用来自京东方的尺寸达15.05英寸的超大OLED屏,10.25英寸仪表屏仪表盘和12.3英寸副驾屏幕是时下热门的MiniLED屏幕。
2、AR-HUD平视系统
飞凡R7上搭载的视觉增强AR-HUD平视系统,这套系统由华为打造,最大视场角可以达到13%uB0*5%uB0,比目前市面上大部分HUD的视角都大。在去年华为在慕尼黑IAAMOBILITY博览会上,公布了这套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解决方案,当前量产车中只有飞凡R7使用。
目前行业主流的AR成像技术普遍存在重影眩晕、画面较小、强光倒灌难以看清的小问题。据说,华为这套AR-HUD的算法非常厉害,拥有坐标变换稳,环境跟踪准,显示决策快的三大优势。
3、座舱芯片
智能汽车三驾马车:算力、算法和数据。支撑算力的就是各种车载芯片,而在智能座舱部分,飞凡R7使用的是目前主流且先进的高通骁龙车载芯片。
为此,针对芯片,飞凡汽车打造了RISINGOS智舱交互方案,基于零束银河数字化体验平 家定制打造。
4、可见即可点
飞凡R7与小鹏P7的可见即可说不同,飞凡R7的亮点在于“可见即可点”。
车主可以通过车内触控屏幕上的touchbar打开后备箱、车窗、充电盖等等。
5、智能语音部分
既然在聊智能座舱,那必然绕不开的一个重点就是语音助手,而与RISINGOS匹配的语音助手形象是“星光流体”。
这个会呼吸的光球在未来能够支持多种方言的识别和复刻语音包,并且在科大讯飞对其的技术加持下能够更精准地对用户语义进行识别。在其辅助下,RISINGOS能够实现让用户与飞凡R7之间的人车沟通能够更加明了。
换电的魅力
飞凡R7支持换电,这是绝对的差异化竞争能力。
日前,由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上汽集团、宁德时代和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联合投资的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据悉,捷能智电注册资本为40亿元人民币,聚合各方优势,以“车电分离”模式为抓手,将电池看作能源服务的一部分,变“买车加‘油’”为“买车身加‘电’”,为行业提供标准化、通用化的普适性解决方案。
飞凡R7的电池可以“以租赁代替购买”,降低初始购车成本;电池“可充可换可升级”,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在补能方案自由度更高的同时,也更加便捷。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