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我们所熟知的、原本数量比较多的中华穿山甲进入了极危物种行列,这件事告诉我:即使一个物种在过去二三十年分布很广、也很常见,但在人类的各种需求下可以让它迅速消失,甚至管理部门还没从表象中惊醒过来,就不见了。
悲剧可能还会重演吗?灵猫可能是下一个,除了果子狸,它们多不为人知,此文为大家介绍那些岌岌可危的灵猫科动物。
灵猫是什么
从年参加云南陆生脊椎动物调查开始,至今我去了云南灵猫较丰富的德宏州、临沧州、怒江州、版纳州,并且偶然的机会记录到了二十年未有实体证据的熊狸(ConfirmationofthecontinuedoccurrenceofBinturongArctictisbinturonginChina)。
近些日子又被迫参与了云南省红色名录关于灵猫科的评估,但我不是研究灵猫的(好像还没听说国内有人研究野生灵猫),并且对神秘的野生灵猫的研究资料又十分十分缺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少),因此全文全凭感觉,谈谈观感和红外相机监测的一些成果,事先祭奠一下,希望自己有机会,或其他人给灵猫一个机会,让他们不要像穿山甲、丛林猫那样,在貌似很多的外衣下,濒临灭绝。
各种各样的灵科动物
我国灵猫科动物有6个属,9个种(分类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包括熊狸+斑灵狸+大灵猫+小灵猫+长颌带狸+小齿狸+椰子狸+花面狸+大斑灵猫。(诶?果子狸在哪?大名花面狸)
这么多,怎么记得住!!!其实他们的特征很明显,明显得“顾名思义”。
熊狸是最大的灵猫科动物,和小熊一般大,颜色也像熊,所以是不是很简单呢?
一眼看上去满是大大又萌萌的斑点,那就是斑灵狸了;
大灵猫,与之对应就是小灵猫,根本就不是一个属的动物,大灵猫整体呈黑白相杂,小灵猫整体黑*相杂,都不大看得出斑点;
嘴巴、脖子都长,背上宽宽的横纹,就是长颌+带+狸了;太繁琐了,实在受不了了,看上面图吧。
独特的样子让它们获得了一些列俗称,包括“破脸狗”、“果子狸”、“九节狸”、“七节狸”“香猫”、“糯米熊“等。
所以到目前为止,灵猫已经不只是果子狸了,你又认识了另外8种萌萌的灵猫了。
灵猫快被吃光了
为什么这些动物被冠以“灵”开头?看官们,中药!不信可以在知网上检索一下,可以翻翻《药用动物与动物药》,对,这本书的目录有26页,灵猫至少有五种可以入药(这里多是指人工养殖的),还写了一些配方。
列举给大家看看,花面狸骨、脂肪、肉入药(这是炖着吃的意思吗?),脂肪有润肤功能,烫伤涂抹花面狸油于患处可治愈。其他四种多是取香。
还有什么猫屎咖啡,真不知道这些人在想些什么。
猫屎咖啡/网络图
因此灵猫面临的全部威胁几乎都来自“生病”的人,那猎人们怎么猎杀他们呢?就得从他们的生活习性讲起了,这里以花面狸为例:
它们同虎豹一样是食肉动物,不过是杂食,水果、蚂蚱、知了、蜥蜴都吃,颇有几分热带地区人民的饮食习惯,貌似消化不太好,它们的便便就会告诉你,“呃,今天吃的是紫红紫红的木通和橙*橙*的野柿子”,它们都是夜行性动物,不是夜晚出动的话肯定看不着它们,于是画面迅速切到晚上。
第一行:吃木通拉出来的粪便
第二行:吃野柿子拉出来的粪便
夜晚气温20,北纬24度,中缅边界,距离一颗结满果子的大青树m,灵猫A踏着清澈的溪水,口里泛着昨日在青树A上吃果子时的口水。
树高12米,位于5m高的树杈上,冒着烟,抽着红河88,气垫枪静静地躺在旁边。月亮躲在树杈的后面。
12点,两盏灯泡一样的眼睛,打断了徐徐燃烧的红河88。
紧接着的是自烤酒和哥俩好、八匹马。。。。。
灵猫的威胁
在中国灵猫科动物受危程度都偏高:
一我国是几种灵猫科动物分布的最北端,本来数量较少;
二偷猎严重(十分严重!非常严重!!);三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地丧失。
灵猫科分布图
从图上看出,熊狸、长颌带狸、椰子狸、小齿狸、大斑灵猫都生活在我国的最南端,分布区十分狭小。
既然没有人去做野外的专项调查,那只好用红外相机数据来小觑一下现状吧。
为什么只能说是小觑呢?因为它们多是独居夜行侠,树栖或半树栖,然而目前利用红外相机监测生物多样性都是针对地栖动物的,因此对灵猫动物的发现率较低,不过鉴于其规模之大,我梳理了如下清单:
因此花面狸和斑灵狸现在还不到十分严峻的地步,而小灵猫易危,大灵猫濒危,那么其他红外相机没有记录到的物种是什么受危水平呢?熊狸、小齿狸、长颌带狸都是极危,大斑灵猫濒危。
庆幸的是近期有了大斑灵猫和熊狸的记录,据说小齿狸也有了,相信随着夜观爱好者越来越多,或许可以增添许多记录。记得“国家地理百年经典”里有人在树上放笼子,发现一种濒危树栖动物数量被远远的低估了,不过鉴于漫长的边境打猎线,我粗浅地认为这种发生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今年4月,我在西双版纳植物园参加以“亚洲生物多样性过去、现在和未来”(ThePast,Present,andFutureofAsianBiodiversity:XTBG”)为主题的会议,参会者的研究地点多是在东南亚、南亚,有37个国家,有许多的报告,但是关于非猫科小型食肉类研究似乎是没有。
我在想灵猫科动物对于生态系统是有看得到摸得着的作用的,尤其是传播种子,又有一定的数量和开发利用价值,野外生活史却是一片空白,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带一个GPS跟踪器,弥补空白已不再那样困难,为什么没人尝试去做呢?
最后,灵猫动物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打猎,而且当地猎人根本不能区分这些动物保护级别的差异,都会打来吃,保护宣传从村民熟悉的动物开始不是很好吗?另外,枪必须收!!!
感叹一下,在学术机构做野生动物保护的人。。。。。。。。。。。。(此处省去一万字),下一期继续亚洲象相关。
文/图:*程
文章链接
ConfirmationofthecontinuedoccurrenceofBinturongArctictisbinturongin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