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操作流程
1.检查前清洁肠道,口服泻药或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至患者大便呈清稀水样,无粪便残渣残留。以免肠道清洁不彻底,残存粪便影响观察视野。
2.检查时嘱患者侧躺在检查台上,暴露检查部位,使用一次性灌肠器灌入-ml钡剂。
3.嘱患者坐于排粪造影坐桶上,开始检查:用X线分别摄取患者静坐、提肛(向上收缩肛门)、强忍(向下做排便动作,但注意不要将钡剂排出)、力排(排出灌入的钡剂)时的直肠侧位片及黏膜相。
4.检查后返回病房,用生理盐水再次进行灌肠,将残留的钡剂清理出来以免造成钡剂沉积在肠道内。
临床意义
排粪造影是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重要检查方法。几种常见功能性出口梗阻的排粪造影表现如下:
1.耻骨直肠肌失弛缓症
正常排便时,耻骨直肠肌松弛,肛直角变大。该症患者力排时肛直角增大不明显,仍保持90°左右或更小;耻骨直肠肌长度无明显增加,且多出现耻骨直肠骨压迹。
2.耻骨直肠肌肥厚症
肛直角小,肛管变长,排钡很少或不排,且出现“搁架征”。该征是指肛管直肠结合部向上方在静坐、力排时,均平直不变或少变,状如搁板。它对耻骨直肠肌肥厚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同时可作为与耻骨直肠肌失弛缓症的鉴别要点。
3.直肠前膨出
亦称为直肠前突。为直肠壶腹部远端呈囊袋状突向前方。该征象可出现于无症状的自愿者中,故有人认为只有直肠膨出大于3cm才有意义。
4.直肠前壁黏膜脱垂、内套叠
直肠黏膜脱垂是指增粗而松弛的直肠黏膜脱垂于肛管上阔别,造影时该部呈凹陷状,而直肠肛管结合部的后缘光滑连续。当增粗松弛的直肠黏膜脱垂在直肠内形成大于3mm深的环状套叠时,即为直肠内套叠。绝大多数套叠位于直肠远端,测量时要标明套叠的深度和套叠肛门距。直肠黏膜脱垂及套叠同样可出现于无症状自愿者中,只有那些引起排钡中断和梗阻的黏膜脱垂或内套叠,才是排便梗阻的真正原因。
5.异常会阴下降
一般认为,力排时肛上距大于3cm称之为异常会阴下降。多数伴随有其他异常,如直肠前突、黏膜脱垂、内套叠等。
专家介绍
知名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上午
门诊地点:
门诊楼3楼知名专家诊室
辛学知,主任医师
教授,硕士生导师
山东第一医院肛肠科主任
医院院长
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
医院访问学者
日本高野病院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肛肠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际盆底疾病协会常务理事
世中联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肛肠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专业擅长:
顽固性便秘、肛门直肠痛、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功能性盆底疾病等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直肠阴道瘘、直肠脱垂、藏毛窦、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及重度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肛周良性病的微创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术后中医综合治疗。
出诊事宜:
知名专家门诊:周五上午(门诊楼3楼知名专家诊室)
专家门诊:周一全天(门诊楼2楼肛肠科诊室)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