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生话说的好:“大便不通心事重重,大便一通浑身轻松”。一方面吃喝拉撒,是每个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另一方面大便的情况直接反映了脾胃和肠道的生理功能,可以说大便是人体重要的健康晴雨表。长期便秘,粪便久积于肠道,*素反复吸收,不仅影响健康,严重的更可导致肠癌等癌症疾病的发生。
下面让我们系统的帮你解读大便里的健康学问。
正常大便六标准
1、性状:条状软便不粘连
健康的大便多呈条状软便,在便池内不粘连,能浮在水面,水冲即净。糊状、没有干结成块的大便也属正常。食物蛋白质高时,大便会偏硬,近似黏土;碳水化合物高时,大便则偏软或成糊状。
2、颜色:*色或*褐色
正常大便呈现*色或*褐色。摄入奶制品,大便多为淡*色;吃较多绿色蔬菜时,大便会偏绿;吃肉较多,大便为棕*色;吃猪血、猪肝,或服用某些中药时,大便发黑。
3、气味:带有微臭
由于细菌分解产生的粪臭素等,正常大便是微臭的,爱吃肉的人气味会重一些,素食者味轻。如果臭得难以忍受,可能有健康问题。刺鼻酸味、烧焦味都可能由消化不良引起;腥味,则可能意味着消化道出血。
4、数量:一条便约g
健康大便多呈形如香蕉的条状,每条长度约10~15厘米,重量约克,每次排2~3条。排便量可因食量、食物种类等发生改变,如膳食纤维摄入较多,排便量会增加。
5、次数与习惯:每日一次,晨起排便最佳
排便次数和习惯因人而异,每日一次、晨起排便者居多。一般而言,无排便困难及其他不适,1~3天排便一次不算便秘,一天排便不超过3次不算腹泻。
排便感觉:5分钟内排出,无残留便意。能在1~2分钟内自然、通畅地排出,整个时间不超过5分钟,便后觉得轻松,没有残留便意,就是正常“畅便”。
四种颜色别忽视
1、黑色:乌黑色糊状、表面有光泽的大便常被称为柏油样便
在没有吃特殊的食物及药物的提前下,大便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表现之一,而消化道溃疡、食管癌、胃癌是常见的原因。下消化道少量出血量时,也可能排黑便。
2、红色:血便多因下消化道(空肠、回肠、直肠、结肠)出血所致
如大便混合血液,且有沟槽,应检查是否患结肠癌等病。若鲜血只附在大便表面,则患痔疮、肛裂的可能性较大。
3、灰白色:胆汁进入肠道的通道被阻,缺乏胆汁,大便呈灰白陶土样
胆结石、胆管癌、胰头癌、肝癌等病,都可能导致这一改变。
4、绿色:若没吃大量绿色蔬菜,可能患有消化不良、肠道功能失调等病
如绿色大便中混有大量黏液,则为急性肠炎。
异常大便有五类
1、硬邦邦型
俗称“羊粪球”,小颗、偏硬。患有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或便秘的人,大便堆积在肠道中,水分被吸收,导致大便变硬。喝水少也可能导致大便发硬。这类人在有便意时不要憋着,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和蔬菜,促进肠道蠕动。
2、黏稠型
像泥巴一样,接近腹泻。这可能是由于肠蠕动过快,来不及吸收食物中的水分所致。如伴有腹部不适,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要调理饮食,放松心态。如伴有便常规异常,多见于慢性肠道炎症,要及时就医,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带鲜红色,则可能患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多发于中老年人。
3、水样型
常伴随突发便意,气味或恶臭、或无味,原因多是压力大、暴饮暴食、食物中*等,要注意保暖,多吃易吸收的食物,如粥、面、蔬菜等,避免高脂肪或高蛋白饮食。大便不成形持续一周以上,可能预示器质性病变。
4、软硬掺杂型
块状和液状便交替出现,无特定颜色,多由“肠易激综合征”引起,多因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导致机体疲惫状态,令大便形态不稳定,应消除压力、放松身心、均衡饮食,维持肠道环境的稳定。
5、细长型
较细的条索状,甚至细如面条,好发于为减肥节食、腹肌无力的女性,也可由肛门狭窄或直肠肿瘤挤压所致。建议多吃海带、木耳、香菇、豆腐等易吸收水分的食物及酸奶等发酵食品,促进肠道活性。40岁以上的人若长期如此,应尽早就医,排除肿瘤可能。
防治便秘六诀窍
1、规律排便时间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容易产生便意的时间是晨起后的30分钟内。这个时期是结肠的活跃时刻。一天中结肠活跃期有早晨起床后、进餐后,应该在结肠活跃期及时排便。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就算没有便意也要定时去蹲一蹲,时间长了就会定时出现便意了。形成的排便规律不能轻易地改变。另外值得注意的就是一次排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5分钟内为宜,长时间的排便会造成肛门局部充血,易患痔疮。
2、随意而为,专心出恭
随“意”而为,就是有便意时,就要立即去排便,不能忽视便意。如果经常忽视便意或强忍不便,粪便在肠道滞留时间过久,大便干燥,从而引起或加重便秘。排便时要专心致志,心无杂念,有些人在排便时喜欢做点其他事,如看看报纸或书、发发短信聊聊天,甚至打游戏等,殊不知这会促进或加重便秘。因为排便行为是一个神经反射的过程,而以上的行为分散了排便时的注意力,干扰了这一反射活动,使肠子蠕动不协调,增加了排便时间,甚至抑制了便意,时间久了,肛门、直肠对粪块的刺激反应就会减弱,造成或加重便秘。
3、改变长期久坐的习惯
长期坐办公室的人和长途司机等人群,由于长时间坐着工作,活动量少,胃肠蠕动也变得相对缓慢。另外,由于坐的时间比较长,盆腔以及直肠黏膜容易充血而容易引发痔疮、肛痿、肛裂等肛门直肠疾病,而患肛门直肠疾病的病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害怕排便,对排便的恐惧常常就是发生便秘的前奏。适量的运动可以改善身体机能,有助于消化道的蠕动,促进大便的移动,从而增强便意和排便的顺畅度。
4、舌尖上的选择
自从“舌尖栏目”风靡祖国大地,吃货们每日不停的需找美食。在这里要严重的提醒大家喽!
食物不要过于精细,更不能偏食,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含量,如多食用糙米、玉米、小米、大麦、小麦皮(米糠)和麦粉等杂粮;蔬菜(萝卜、芹菜、韭菜、四季豆、薯类和裙带菜等)、水果(苹果、红枣、香蕉、核桃、梨等)。
少吃强烈刺激性助热食物,如辣椒、咖喱等调味品;忌烟酒。
可多食用一些有防治便秘作用的芝麻粥、核桃仁粥、菠菜粥、红薯粥、柏子仁粥、松子仁粥等。
要摄取足够水分,每天清晨空腹饮1—2杯开水或蜂蜜水,可以增加消化道水分,饭后或饭前两小时左右喝一杯酸奶。
5、自我腹部按摩
仰卧位,以腹部为中心,用自己的手掌,适当加压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约10分钟。可促进肠道的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6、寻找病因很重要
一旦发生便秘时,不要滥用泻药,应首先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滥用通便药很容易引发肠扩张和损害肠功能,造成依赖性而加剧病情,正确合理地使用泻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大便出血别小看
大便出血的常见原因
1、痔疮:便血一般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呈滴血或喷射状,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合。
2、肛裂:肛裂导致的便血,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后有血迹,且便后有肛门剧烈痛疼。
3、直肠、结肠息肉: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
4、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混有黏液或呈脓血便,伴有腹痛、发热、便频等。
5、直肠癌:血色鲜红或暗红,呈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常出现脓血便并伴有肛门直肠下坠、消瘦、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中医如何看便秘
1、脾虚失运
这是便秘最为常见的病机,脾主升清降浊,主大腹,胃、大小肠者皆属于脾。脾气的散精作用将水谷精微升达布散于肺,在肺的宣发肃降作用下布散于全身,转化为血液精津。脾肺两脏的升发之气与胃大小肠通降之气相互配合,阴升阳降而实现水谷精微的散布,糟粕的通降传导。若脾虚失于运化,则升降出入之职不调,表现为便秘伴有脾虚的症候,大便多先干后软,大便不畅,排便无力,多天不大便也几乎无所苦。此型较为常见,多由饮食失宜,久坐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引起。脾主四肢,该类患者可加强四肢运动,微动四极而使脾气散布有度,升降有序。药物如*参、白术的健脾生津以通便。
2、胃中实热
胃、大小肠皆属土脏,大肠虽主司推陈出新、传导糟粕,但其气由胃气的通降作用所主。胃大小肠实为一体,足阳明胃经走于人体正侧贯通上下内外,是人体大气所主,胃气以降为顺,以降为补。若其通降作用失调,内蕴化热则出现胃经实热证。表现为大便秘结,肛门干燥灼热,口臭口干舌红脉数等。此型一般较少见,除非伴有其他疾病而见胃中实热者。治疗需清热燥湿,和胃通便,如大**连之类。
3、肾虚便秘
肾司二便,前后二阴皆由肾所主,肾为胃之关,生理条件下肾精的滋养是大肠保持精津润泽的基础,肾气的温通作用是保持精津布散的动力,故辛能润燥,肾精阴阳元气在下焦的正常气化保证了二便的正常。若肾精不足,阴阳气化失常,大肠精津失布而干涩不畅,此便秘属肾虚者。这种类型的患者也是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便秘伴有精神不佳,腰酸腿弱,不耐劳力。治疗则以辨别阴阳偏盛偏衰的不同而温阳滋阴,润肠通便。熟地*、附子、肉苁蓉、火麻仁均属此类。
4、肺气郁闭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主宣发速降属脏为阴,大肠主排泄糟粕属腑为阳,阴升阳降此生理之常。若外邪束表,肺气失于宣通,导致腑气不得通降,便会出现大便干结的一时性便秘。常伴有头疼、恶寒、鼻塞、恶心、不欲食等表现。该类型见于感冒后,以醍醐揭盖之法宣肺通腑,如杏仁之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