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懂得,外科手术或创伤后都需要增加营养,促进康复,肛肠手术也不例外。如何合理地补充营养,是病人术后非常关心的问题!
一般来说,手术或创伤后的头几天,病人体重会有所减轻,这主要是由于手术后病人进食减少,体内能量严重不足,脂肪作为“燃料”被利用,蛋白质被大量消耗。术后第一周需要静脉补充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用以提供维持生命活动的热量来源。一般在较大手术后第7~10天,病人饮食逐渐恢复,小手术患者术后第4~5天就可以恢复,这时体内水和电解质代谢逐渐平衡,肌肉组织逐渐进行合成,伤口逐渐愈合。一般来说,术后第二周要求有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这些都是伤口愈合、创面爬皮、抵抗伤口感染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因此,这时应补充富含蛋白质、镁、锌的食物,如各种瘦肉、蛋类、海鲜、奶类、豆类以及土豆、豆角、西红柿、芹菜等蔬菜,还有红枣、桂圆等干果,以利于伤口的愈合。
有助于伤口愈合的营养物质还有形成正常胶原所必需的维生素C,参与血液凝固的维生素K以及增加身体抵抗力的维生素A,伤口表皮形成所必需的维生素B2、烟酸、叶酸等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食物中动物的肝脏和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2以及烟酸等。由此可见,手术后合理的饮食调配是补充身体损失的最重要的途径,它能够满足机体多方面的需要,这是从静脉打吊针所不能及的。有人问术后吃什么补药好?实际上,什么补药也比不上合理的膳食。一些补药虽然在某一方面对病人有一些营养补充作用,但不能全面满足人体创伤恢复的需要,服用过多反而影响病人正常的食欲,如果要用的话一定要适当。
手术或大的创伤后2周左右,是体内脂肪增加时期,这时候随着伤口的愈合、体力的恢复,体内脂肪储存也逐渐开始增加,病人体重也慢慢增加,。这个时期可以延续数日,这一个时期热量供应仍需充足,病人体重可迅速恢复到术前正常水平或略胖一些,这时要有计划地让病人增加活动,并逐渐适应原来的生活工作环境。
肛肠科手术属于胃肠疾病治疗的一部分,所以饮食与排便之间有更密切的关系,医生常常告诉病人要食用容易消化的饮食,它们包括米汤、粥、豆浆、牛奶、豆腐、蛋花汤等。饮食方面如鸡蛋粥、稀饭、面包、馒头、饼干、麦片以及各种煮的很烂的肉类、鱼类。对于平时排便很顺畅的病人,医生还会嘱咐不能吃含碎渣的食物以及硬的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硬的干饭、未煮烂的豆类、玉米、高粱、芹菜、萝卜干、咸菜、花生、火腿、腊肠、年糕等等。更不能吃富含刺激性的辛辣饮食,如白酒、*酒、辣椒、胡椒、芥末、咖喱粉、大茴香、大蒜、生葱等,它们可直接刺激直肠、肛门的粘膜和肛周皮肤,影响伤口愈合,不利于术后伤口的恢复,其中尤以白酒、辣椒的刺激性最强。
临床上,我们一般让病人,尤其是有习惯性便秘或有排便困难的病人,多吃些蜂蜜、芝麻、核桃仁用来促进排便。其中蜂蜜最常用,它有清热补中、润肠通便、解*止痛的作用,是补血润肠通便之佳品。
对于术后大便排出不顺的病人,一定要调整好大便,需要多吃一些含有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菠菜、韭菜、苜蓿、马齿苋、*花菜、白萝卜、胡萝卜、白菜、海带、红薯,以及苹果、梨、桃、杏、西瓜、香蕉等,它们都有很好的润肠通便的作用。这些食物含纤维素很多,纤维素在肠道内是构成粪便容积的主要成分,能够保留水分湿润大便,并能够刺激肠道蠕动,很好的帮助排便,让大便不在困难。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术后抗生素输液的长期应用,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有益菌大量丢失,胃肠道营养吸收障碍,如果出现腹部胀气、放屁多、大便稀、食欲差等情况,建议及时补充有益菌(双歧杆菌、酪酸梭菌等),饮食营养才能吸收,伤口才能尽快愈合。
陈阳医生
开封医院外科一病区
普通外科主治医师;
中国NOSES联盟河南分会理事;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肛肠分会理事;
年10月至年10医院进行国家级外科规范化培训,并连续三年获得优秀住培医师;
师从医院胡*红教授;
专业擅长:各种内痔、外痔、混合痔、环状痔的注射治疗,套扎治疗,外剥内扎手术,PPH手术等;肛裂的注射治疗,肛裂切除手术,内括约肌侧切手术等;各种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手术;低位肛瘘的切开手术,高位肛瘘的切开手术,切除手术,挂线手术,尤其是复杂性肛瘘的各种保留括约肌手术如松弛挂线手术,LIFT手术,TROPIS手术等;藏毛窦的开放切除手术,切除加一期缝合手术(Limberg皮瓣、Karydakis皮瓣、B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