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没养过宠物,但对朋友家的猫咪一点不陌生,见过爱猫的,没见过这么爱猫的,所有的喜爱赞美根本不是用来形容动物,不了解的还真以为指的是自家孩子呢!聊天的话题自然离不开她的一对爱宠,猫咪们的秉性、爱好,和它们一起玩耍的趣事,不管铲屎官为一对猫咪付出了多少辛苦付都抵不过这对宝贝带给她的快乐多,一枚十足的猫控。两只猫咪跟随她十多年了,已然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它们可以足不出户,享受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从鲜活的鱼虾到进口罐头,什么新鲜时令吃什么,家庭地位至少不在男主之下,每天饱餐之后在温暖的阳光房眯上一小觉,只要主人有时间,不是和它们玩耍就是给它们做操、按摩,以免引起便秘和过度肥胖,毫无疑问,它们的幸福生活不亚于任何一家的独生子女。
平日里朋友的公务繁忙,早出晚归,每天回家最高兴的事就是在她推门而入时,看到宝宝(公)和咪咪(母)摇头摆尾,扑面而来,那一刻所有的疲劳烦恼一扫而光。
咪咪
咪咪是朋友在官园市场买回来的小猫,回家的第三天就得了猫瘟,医生劝她放弃,她不同意,医院答应抢救三天,每天上下午连续输液治疗,就这样坚持了三天,把命悬一线的咪咪救了过来。康复后的咪咪体弱瘦小,还落下了病根,据说是治疗过程伤到了脑垂体,从此对异性没了兴趣。正值青春期的宝宝身心健康,时不时就对身边这位异性发出求爱的信号,但每次亲热都被咪咪视而不见冷漠弄得臊眉耷眼,很没面子,朋友安慰宝宝说,你们差着辈分呢!那是你的小姨,你亲妈的妹妹,休得无礼。
宝宝
宝宝并不是什么名门之后,但是朋友自己接生并一手养大的,因此特别偏爱。宝宝懂事,这是朋友常挂在她嘴边上的话,在她身体不适、孤独寂寞时,宝宝常常会给她送来善解人意的温暖,朋友很欣慰,越发宠爱。不知是女主人惯的还是动物本就有灵性,宝宝恃宠而骄,得寸进尺,经常溜到床上躺在男主人的位置与女主同床共枕,而且每每会抢在男主上床之前躺下,伸展四肢,头枕舒适的大枕头,明目张胆的向男主示威,久而久之宝宝顺理成章成了这块地盘的主人,放心酣睡。
清晨醒来,它不急于闹醒女主人,尽管自己饥肠辘辘,还是耐心的守候在女主人的身边,等待朋友自然醒来,朋友说宝宝仁义,不忍心惊扰她的美梦,她经常装睡,享受从眼缝中偷看宝宝那种急切又不忍的表情,每当她慢慢睁开双眼,宝宝便会用它那只将指甲蜷缩的只剩下肉嘟嘟的毛爪去抚摸她的脸,示意她该起床为自己做早餐了,那是一种常人体会不到的满足,她的心瞬间就被融化了,立马起身料理宝宝用膳。
猫咪们并非因主人的宠爱而乖巧听话,常常趁主人不在的情况下,要光顾床上新换的床单被褥,留下一些自己的味道,害的朋友不是拆被子就是洗床单,哪怕是她千辛万苦从澳洲背回来的羊毛毯被它们画了地图,她都舍不得动它们一个手指头,任凭这对捣蛋的家伙躲在一边看热闹。朋友家进门处摆放着一个很大的木质梅花鹿,鹿角上挂满了主人们鞋子,看着十分滑稽可笑,朋友说,这是家里人被迫养成的良好习惯,如果你忘记将鞋子挂好,这双鞋很可能就会留下猫咪们的尿液。
宝宝没出过门,生性胆小,家里但凡有个生人来,它都会一头扎进被子大气不出,直到客人离开,才会迫不及待的走出来为自己补充能量。朋友说,乔迁新居时,她寸步不离宝宝,被她抱在怀中的宝宝一直不住哆嗦,惊恐万分,她抚摸着宝宝不停地念叨:宝宝不怕,妈妈在呢!妈妈一直陪着你,不争气的宝宝还是被吓到了大小便失禁,让她心疼不已。
偶尔因公出差在外,几日不见家中爱宠,她会牵肠挂肚。为了宝宝不受思春之苦的折磨,朋友下了狠心去给宝宝做手术,猫到没什么,她受不了了,泪水涟涟央求兽医,千万下手轻点,宝宝长这么大没受过罪,扎在宝宝身上的针如同扎在了自己身上,站在手术室门口听着宝宝的惨叫声,百爪挠心,不住的叫着宝宝,希望宝宝听到她的声音后能缓解紧张情绪。抱着术后的宝宝心疼万分,对着宝宝不住检讨,妈妈对不住你,让你受罪了。医院回来就变了模样,往日雄风不在,声音也变小了许多,朋友却当做宝宝的人生大事,坐月子般伺候,生怕伤了宝宝的自尊。功臣一样享受着无微不至照料的宝宝,毫无节制的恶补,将原本肥胖的身躯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女儿见状忍不住一次次的警告朋友说,在国外饲养不当,造成宠物过度肥胖与虐待动物同罪,是要坐牢的,但朋友始终抗拒不了宝宝乞求食物时那双饥渴的小眼神,一边叨唠着宝宝你太胖了,不能再吃了,一边往食盆里填充着各种美食,对于宝宝的要求,她永远没有底线。
咪咪先于宝宝离世,朋友早有预感,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不敢关灯睡觉,每晚抱在怀里细心照顾,似乎是有心灵感应吧,一个中午下班的时间,她执意推掉了同事的邀约赶回家,咪咪在她怀里咽了气,终年18岁。她留着眼泪和先生开车去了昌平,买了一个墓穴,把咪咪葬了,本想买个双穴,给宝宝将来做个伴,但宠物墓地没有双穴。把咪咪独自留在了昌平,她心里很不好受,听着她的叙述不敢再说玩笑话,因为她是真的很伤心。
没有了玩伴的宝宝形单影只,更加粘人,朋友生怕家人照顾不周,外出旅游也经常与宝宝视频,诉说着一些她认为宝宝能听懂的思念之情,嘱咐留守家中的铲屎官要小心善待,为它营造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所有这些在常人看来挺可笑的举动,她却做的情真意切,没有一丝玩笑,没养过宠物的人完全不能理解。一段长时间的出游归来后,发现宝宝不似以前粘人,自认为宝宝患上忧郁症,立刻放慢了出行的脚步,用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宝宝。
渐渐地宝宝也老了,好奇心也差了许多,但丝毫没有失去主人的宠爱,只要食欲差一点,宝妈一准变着法给它淘换各种美食,换着样的喂它。做完肛瘘手术后,宝宝瘦了很多,因为朋友自己也有过同样的遭遇,同病相怜,格外怜惜,望着宝宝无精打采、不思茶饭,着实心疼,再不敢鱼肉招呼,生怕影响它的排便之苦,每天荤素搭配、按时给宝宝清洗换药,数次按摩,观察排量,就练就了一身比兽医还厉害的本事,康复后的宝宝体能差了不少,或许是年纪大了,上床动作都有点吃力,有时一连几次跳不上去,朋友担心它骨质疏松,搞不好再骨折了,专门买了一个榻,放在床边,看着宝宝能轻松的完成三级跳,宝妈很欣慰,能为它做的都做了,估计自己老了都未必有宝宝这样的福气。宝宝跟着它的主人走过幸福的一生,朋友在它身上倾注了许多的情感和关爱,她多希望把时间拽的更漫长,只要能留住它。将近二十年的陪伴,人与动物不靠语言交流的情感能相处到这般,我算是长见识了。
咪咪和宝宝合影
朋友依旧喜欢猫,见到猫咪就走不动,不管家猫野猫都要蹲下来交流一会,可不敢再养了,实在无法接受离别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痛。
温馨提示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