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科李建副主任医师接诊一名中年患者,该患者为男性,46岁,1月前因肛周红肿、医院,诊断为肛周脓肿,医院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创面反复流脓,愈合缓慢,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以“肛周脓肿并肛瘘术后”收入病房。姜涛主任看过病人后,认为该病人为复杂性肛瘘,传统手段效果欠佳,且反复感染已使患者疲惫不堪,患者强烈渴望一种更加彻底的治疗手段,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姜主任、李建副主任医师在泌尿外科吕淑坚主任协助下应用前列腺电切刀为病人实施了内镜下肛瘘瘘管切除+内口切开+粘膜瓣转移术,进镜后准确定位内口,并将坏死组织、瘢痕组织彻底清除,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初步探查,患者多处外口,并不断有脓液渗出
目前有许多手段可以治疗肛瘘,从简单的瘘管开放手术到复杂的结肠造口手术。目前瘘管切开和切除是最常用的方法,操作简单,对括约肌损伤小,复发率接近6.5%,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术中没有明确找到内口,未发现第二根瘘管以及过早的外口闭合。但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该手术对括约肌损伤较大,术后发生肛门失禁可能性较高。肛瘘挂线术曾经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主要方法,因其依靠挂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刺激的异物刺激这种方式对肌肉形成慢性切割的作用,不损伤括约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括约肌功能,但研究表明,仍有高达34%~63%的患者术后出现肛门失禁,同时伴有严重的伤口疼痛。
运用肛瘘镜在显示器上清晰显露整个瘘管、内口及整个手术过程。在手术中可以探明第二瘘管及脓腔的确切位置,以减少术中复发。根据探明的内口,予以缝线缝合关闭内口或用直线切割吻合器关闭内口,瘘管电灼后,清洗瘘管,用生物胶水喷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各种微创治疗是我科的传统优质,在对肛管疾病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我们团队摸索出了内镜下治疗肛瘘的新技术,该技术可明显减少复发率,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前景可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