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图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瞑眩反应大病将愈的征兆
TUhjnbcbe - 2020/10/25 2:17:00

 

导言:

伤寒古方量大效宏,常“一剂知,两剂已”,然而久病重病若要去除痼疾,常有服药后,病情异常或加重的瞑眩反应。一些光音流用户在跑方的过程当中,也有疑惑,“前几日跑方都有效果,为什么这几天身体的症状好像又加重了?”很多病者因为不理解瞑眩反应,以为是疾病加重或者是治疗不当,而匆忙放弃治疗,这种情况着实可惜。“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夏正安老师曾写文讲述:瞑眩反应为大病将愈的征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瞑眩反应:大病将愈的征兆

作者:夏正安01中医人要知道的瞑眩反应 

写这篇文章的念头,缘于不久前诊治的一个病案。病人服药三贴后,急诉症状加重:胃部和食管发热,热气上冲致头昏脑胀和耳朵堵塞,肝区痛,腹泻,肛瘘流脓……

嘱其勿慌,续服余药。五贴服毕,病人上述反应果然基本消除,关键是,整个人的状态比服药前明显好转。为何如此?

问他是否听说过瞑眩?该病人百度后,方知服药后出现的强烈反应,有可能是方药对症而产生的排病反应。

感叹三年来为病所困没过一天好日子,核磁做过三次,心电图二三十次,服西药无数,也曾就医于医院,省城最有名的几位大夫差不多都看过,服了无数剂中药,竟不知还有瞑眩一说,而且从来服药后身体无任何动静的。

我所感慨的是:中医在仲景之后的这么多年里,药物越来越多,方子越来越多,理论越来越多。怎么瞑眩反应反倒越来越难得?反倒越来越少被提起?

02何为瞑眩反应

瞑眩一词最早来源于《尚书?说命篇上》:“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意思是重病或久病之人,如果服完中药之后,没有出现不舒服的现象,那表示这个病不会好。

《孔颖达疏》曰:“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愤闷就是不舒服的意思。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关于瞑眩有好些条文,如“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

又如“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如冒状”,就是指昏昏沉沉的样子,医圣叮嘱让病人不要诧异。再如“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胡希恕先生就多次强调,服柴胡剂很容易出现瞑眩,具体反应是服药后很可能打寒战,然后出一身大汗。他说人要是不虚,不会有这种反应,而寒战汗出后,病马上就能好。胡老提醒医生和病人都要心里有数。他自己就有因为瞑眩反应而半夜被人砸门的经历。病人是个孩子,开了治下利的药,可病人服药后反而下利更厉害。家属半夜砸门,非要求胡老去家里看看不可,胡老只好去了。正是半夜,赶到后,孩子状态已经好多了。胡老说把二煎也吃了吧,孩子妈妈开始还不敢,喂药后第二天就全好了。所以,对于瞑眩,需要医生有定见,别轻易换药更方。同时也要和病人交待清楚,否则病人吓到了上急诊,那也前功尽弃。03瞑眩产生的原因

瞑眩反应,可理解为身体运行秩序经过治疗调节后出现的排病反应或效验反应。通俗的讲,也可称为“斗药”现象:药与病邪相斗,邪气不服输,正气不相让,一旦正气占了上风,邪气便自己退去。

特别是大病、重病和久病,出现瞑眩反应的可能性会比较大,这是疾病向愈的佳兆。

瞑眩反应,少则一时半刻,多则数日。这里需要强调的,每个人出现瞑眩反应的轻重程度也不相同,身体越虚,病情越重,病情越长的,方药如果对路,出现强烈瞑眩反应的可能性越大。

真正的传统中医,即便是对症的治疗,汗剂未必出汗,吐下剂未必吐下,和剂未必只是和解,比如柴胡汤不是发汗剂,却常常服药后汗出而解。这是因为体内的*害性物质,为药力所攻,全身无余地可容,*害性物质,往往取最捷路径以外遁。

吉益东洞说:

“瞑眩为病*遁去所起的一种反应症状,虽经验丰富者,亦不能知其经过,从何道而外遁也。有下剂反吐者,有用阳性振奋药反嗜睡者,有汗剂反下者。”04瞑眩与副作用的区别

有人把瞑眩反应与副作用反应混淆起来。事实是,由于多用剧药与误治所致症状加重者,不能说是瞑眩。

中医所谓真正的瞑眩,是身体因药力引起强烈反应,以驱逐*害性物质的现象,驱尽*害性物质,则瞑眩消除。

一般病人见到服药后有不良反应,往往以为处方不对路或者是服的药太猛。其实有时候,是瞑眩反应。

瞑眩反应与副作用,怎样来区分两者呢?

确实,两者之间的鉴别全凭胆识和经验,非老辣者不辨。可是,又非准确区分不可,因为处置完全不同:对于瞑眩,应继续服药。而对于副作用或误治,则应立即停药。

这里我总结了几点区别的方法,仅供参考:

一、瞑眩反应一般时间都很短,如果是误治或用药过猛,出现不良症状的时间要长。

二、瞑眩反应一般情况由重到轻,反应的程度可随着疾病的减轻而逐渐消失,而副作用则是由轻到重。

怎样来判断身体不适症状不是身体恶化而是身体好转呢?要看自己是否精神旺盛,身体有劲了。人的身体都有一定的修复调整功能和自愈能力,瞑眩反应,就是由病态向健康态过渡中身体内部正邪斗争的效应。

三、体质好的人瞑眩反应一般不太明显;而副作用则不然,无论体质的好坏使用后都会出现*副作用。

05瞑眩反应的种类陆渊雷先生曾根据经验总结:柴胡汤之瞑眩,多作战汗;泻心汤之瞑眩,多为下利;诸乌附剂,多为吐水;其他则殊无定例。

临床上我碰得比较多的瞑眩是腹泻、头晕、发疹、口干、困乏、出汗、腹痛、矢气多等等。

有时治疗腹痛,大柴胡或者当归芍药散下去,短时间内反而更痛了。

像咳嗽,有时反而咳得厉害,但过后就会好,这也可理解成瞑眩的一种。

瞑眩反应有轻微有剧烈。病越重病期越长的人,反应越大。我和刘希彦老师交流时,有个共同的体会:阴证病人出现瞑眩反应的概率比较大。明明下的是扶阳药,病人反倒更没有精神;明明下的是温里排湿药,病人反倒腹泻。

06当今中医治病为何少有瞑眩为什么明清以来,医家越来越喜欢开滋阴药?

因为滋阴药下去,即便不对症甚至是误治,比如向一个虚寒病人投以麦冬、熟地,病当然是好不了的,但是病人吃个半年一年的,也不会有什么明显不对。但是身体越滋阴越阴寒,等到病人一旦发觉不对,往往已经需要花大力气才能挽回甚至难以挽回。

而阳药不一样,一下去,容易产生瞑眩反应,强烈反应会立竿见影。所以,喜开滋阴药的中医总是主流,这里面大概也有医家为减低自身风险的因素在里面吧。

倘若以服药后舒不舒服,来衡量一位大夫的医术或者治疗是否有效,毫无疑问,喜用阴药的医家要占绝对优势。

我们知道,阳证,代表的是强壮、是亢奋,是有余;阴证,代表的是虚弱,是不足,是安静。

所以三阳证,常常就是意味着发热、头痛、口苦、甚至谵语,惊狂。也就是说,不舒服的症状,大多集中在阳证。

缓和的症状,往往集中在阴证。

比如同样是头痛、腹痛,痛感强烈到难以忍受的往往是阳证、实证;而阴证、虚证的痛,一定是隐隐作痛,似有似无。

假设在一位阴证病人有一点点虚火的情况下,滋阴药一下去,头两天病人反而会觉着舒服了,因为虚火被水浇灭了,可继续服药会怎样呢?是原本的阴寒体质,就会一寒到底,越来越差。

真正的传统中医治疗阴证,是恢复阳气,是要把阴证往阳证转,除此绝无二法。

07

西医为何不会出现瞑眩反应

西医的大多数药物以及输液其实也就是同一个道理。很多病人在患伤寒表证时,往往找西医打针输液,西药抗生素多为苦寒药,再加之大量液体(水本身就为寒性)进入人体,输过液的朋友都应该有体验:如果有发烧、咳嗽或者扁桃体发炎,哪怕你是阴寒体质,一瓶水下去,你会舒服很多,可是,经过几天治疗,往往转为太阴虚寒。表面上,吃药输液后,感觉舒服了,但实际上,体质更加虚寒,越来越差。

真正的传统中医治疗阴证,是恢复阳气,是要把阴证往阳证转,除此绝无二法,过程中就是会出现瞑眩反应。

08认识瞑眩反应的重要性无论是对于病人,还是大夫,认识到瞑眩反应很重要。如不理解瞑眩反应,以为是疾病加重或误治,很容易认为治疗无效果甚至起反作用而放弃,那就前功尽弃,太可惜。上半年,我的一位网诊病人,浙江的一位大姐,也是全身都是毛病,久治未见好转。我辨证后,其实就是很典型的偏阴柴胡证,服药一剂还是两剂后,感觉头晕,热气上冲。

她自己懂一点医吧,认为是开的药有误,赶紧停药,自行另服药“善后”才得以平息,事后得知其成功“善后”的药居然也就是柴胡类汤。我们提醒她是否了解瞑眩反应?但是病人似乎理解不了,说“吃了药舒不舒服自己最清楚啊”。因为不理解瞑眩反应,剩下的药没有继续吃了,也算挺遗憾的事。

我想,中医真正的希望,不在于方子越来越多,不在于药物越来越多,也不在于中医从业者越来越多,不在于国医馆越来越多。

从某种意义上,我想说,中医真正有希望的标志是:服中药后有过瞑眩反应的病人越来越多;所治病人中有过瞑眩反应的医者越来越多。

(以上内容摘自希言馆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瞑眩反应大病将愈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