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一直没有解大便,直到昨天才开始有便意,而且费了好半天才完事儿”,通常情况下,大家都会下意识的以为是“便秘”了,需要多喝水来降降火了。
先别急着喝水,我们需要科普一下什么是便秘?
便秘就是指的排便的频次减少,1周少于2-3次,2-3天才1次,尤其重点是粪便量少而且干结。
而有的人虽然2-3天才解1次大便,但大便性状正常,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认为是便秘。
如果某个人从每天1次或者2天1次的便秘变成2天以上或更长时间的大便1次,也算是便秘。
有些人是属于便秘体质的,就像过敏体质一样!
便秘体质的人体内存在“便秘因子”,当其处于癫狂期时,就会破坏肠绒毛的正常工作,导致便秘。
1.有三代以上的便秘家族史者。
2.经常参加喝酒应酬的商务人员。
3.长时间站立、坐着的工作,如司机、教师等。
4.服用大黄等泻药的减肥者。
5.孕期排便困难者。
6.长期患有痔疮、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
肠绒毛的“工作”!
1.分泌肠液,一方面湿润食物,使其“滑”出肠道,另一方面能杀死食物残渣中的细菌和毒素。
2.肠绒毛的摆动能推动食物残渣排出肠道。
没有发生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的便秘叫原发性便秘,是怎么回事?
1.饮食过精
现代人的饮食越来越精细,尤其是长期居住在城市里的人群进食的食物多经过加工处理后,纤维素和水分的流失,不能很好的刺激肠壁引起蠕动,使粪便难以排出。
2.排便无力
年老体弱、产妇、活动过少的人群腹肌等收缩力下降,腹压降低,肠道动力不足,导致粪便难以排出。
3.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的人,排便习惯不良、强忍便意的人群,容易造成直肠感受压力的感受器功能下降,形成习惯性便秘。
4.水分丢失过度
腹泻、呕吐、失血、大量出汗等的人,容易导致粪便干燥,难以排出。
便秘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宿便长期堆积在肠道以及产生的毒素和毒气却有很多危害!
1.宿便的臭气导致口臭和臭屁。
2.毒素被肠道反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皮肤粗糙、黄褐斑、毛孔扩张等。
3.宿便中毒素进入血液导致高血压、老年痴呆等,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4.宿便压迫肠道,使肠蠕动减慢,造成习惯性便秘。
5.便秘还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导致脾气暴躁。
6.便秘对妇女、孕妇的影响较大,可能会造成月经紊乱、子宫位置不正。
7.排便时过度用力,腹压突然升高,可导致腹疝的形成。
8.肠道内的毒素被身体内器官吸收以后可诱发痔疮、肛裂、肛瘘的形成。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有规律的作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饥过饱,避免油腻或黏性食物,注意膳食纤维类食物的食用,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多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