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图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关于客观存在和信息的常识与逻辑
TUhjnbcbe - 2025/5/22 17:39:00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首发时间:年11月6日)

物证强调以“物质的客观存在”来证明案件事实,信息证据是用信息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然而,信息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需要有物质基础作支撑,由此导致信息证据实际上是用信息与其物质基础一起来证明案件事实;换言之,是否适于以信息作为种差,将人们认为的以“电子数据”证据为代表的信息证据作为一类与物证并列的法定证据种类,就成为了需要重新讨论的重大理论问题。

一、关于客观存在的常识与逻辑

(一)常识认知中的客观存在

常识认知中的客观存在,是指由实物态物质形成的实物态物品的静态存在,主要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有形物品的静态存在,也可以包含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有形物品的静态存在,可以从出现/持续时间、存在空间、连接关系等方面进行描述,还可以从物质属性、存在状况、外部特征等方面进行描述。参见图1所示。

图1静态存在的实物态物品

(二)逻辑认识中的客观存在

与常识认知中的客观存在相比,逻辑认知中的客观存在拓展了物质类型和存在状态。首先是物质类型拓展,除了实物态物质和实物态物品之外,还包括场态物质和场态物品;其次是存在状态拓展,除了静止状态之外,还有运动状态。参见图2所示。

图2动态变化的实物态物品和场态物品

显然,在当前所处的信息化时代,电场、磁场、电磁波、光波之类的场态物质以及由它们形成的属于场态物品的电子信号是大量客观存在的。同时,不管是实物态物质和实物态物品,还是场态物质和场态物品,其运动状态均是瞬逝的,在信息化时代之前属于案发后需要通过主观推断才能知道,而在信息化时代则可以调取对涉案物品的运动状态进行现场转化和记录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视音频记录、波形记录、数据记录之类的证明材料来还原其当时的样貌。

换言之,信息化时代带来的电场、磁场、电磁波、光波之类的场态物质以及由它们形成的电子信号,一方面是真实存在和大量存在的客观事物,另一方面也为记录客观事物的瞬时状态和变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因此,在电子证据工作中,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需要将场态物质、场态物品和物品的运动状态均纳入证明材料的范畴,而不能固守基于实物物证的技术特性形成的只能用残余状态或导致的结果作为证明材料的习惯认知。

二、关于信息的常识与逻辑

(一)常识认知中的信息

在当前所处的信息化时代,人们常识认知中的信息大多是指以数字形式进行传输、接收、存储等处理的电子数据和电子文件,尤其指那些存储在存储阵列、硬盘、移动硬盘、U盘、TF卡之类的非易失性电子存储介质中的电子数据和电子文件。

(二)逻辑认知中的信息

逻辑认知中的信息,是指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从物理学上来讲,信息与物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信息不是物质,虽然信息的传递需要能量,但是信息本身并不具有能量;并且,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其存在必须依托载体(物质基础)。

事实上,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原本几乎均是非电子形式的,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才开始大量出现电子形式的;并且,它们的运动状态和变化大多是模拟形式的,其客观存在情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换言之,只有当人、动物、电子设备之类的感知方对客观世界中有关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感知之后才能形成相应的“反映”,在此类“反映”中就包括了感知方认为的这些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表达的信息。

1、实物态物品及其表达的信息

人、动物、电子设备之类的感知方,在感知客观世界中有关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过程中,需要对感知到的内容进行逻辑判断才能获得其中的信息;但是,不同的感知方在能感知到的内容、使用的逻辑判断规则、能实现的逻辑判断性能等方面往往存在差异,导致获得的信息也不相同。如:

(1)图3(a)所示的柴火灶火焰是动态变化的,人看到之后想到热、温暖或浓浓乡情,小猫看到之后(认为里面很热)不再去里面藏身,照相机只能感知其某个瞬间的光线的频率和强度,摄像机能连续感知其中光线的频率、强度和变化情况;

(2)图3(b)所示的手势是由手指和手掌执行相应的动作形成的,有可能表示OK、好之类的意思,也有可能表示3个、3层、3箱、3万元之类的意思;

(3)图3(c)所示的沙滩痕迹是人为留下的,不懂英文的人认为是某种文字符号或数字“”,懂英文的人认为是字母“S”“O”“S”并进一步联想到“SOS”表示的求救信息,还可能有专业人士更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客观存在和信息的常识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