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5/8 16:34:00
一盏台灯,开启了又一个风口。围绕着智能作业台灯这一产品,创投圈和科技媒体们感到了久违的兴奋。教育、智能、硬件。这三个词一个比一个迷人,分别代表着巨大的社会价值,AI的初代秀场,以及5G技术下的物联网切面入口。在供应端,以字节跳动为代表,诸多科技巨头均已推出了相关产品。传统的头部教育品牌也基于自身的发展逻辑,先后宣布了“造灯”的立项筹备工作。在市场端,智能作业台灯也凭借着聚焦、实用且高性价比的产品特性,迅速受到了众多家长的热捧。在天猫上,大力智能作业灯T5和T5Pro的月销量超过了台,总销售额接近一千万元。供需双端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应用场景的真实性,并颇有以此为切入点进而引爆行业的潜质。那么,这到底是一门怎样的生意?工具本源历史学家钱穆有这样一个观点,叫“过去未去,未来已来。”PC时代的Web应用依然在大面积使用,而人工智能的前哨已经刺入了人们的生活。在感知上,我们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末端,所谓下半场的最后五分钟。而新的时代已经蒙蒙开启,AI、5G、物联网的大幕已拉开,只是具体场景仍未落定。这是我们讨论智能作业灯的大前提。图片来源网络如果说商业是一场游戏,那么眼下这道关卡的题目,可以叫“找寻新时代的风口”。诸葛亮是找风口的高手。在《隆中对》里,诸葛亮给出了突破口的具体特征:“荆州,用武之国,其主不能守。”“益州,沃野千里,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沃野千里,民殷国富”——意思就是行业规模巨大。“其主不能守”则包含了两层意思:首先是行业中有巨头,其次则是指现有巨头十分羸弱。对应到AI赋能的热门场景中,翻译机,录音笔——想象空间不高,沃野不够。政法业务,toG赋能——行业过于分散,没有巨头。无人驾驶,云计算——沃野确实千里,但厮杀也最为惨烈,巨头强横。而教育行业,则体现出规模庞大,潜力无穷,小巨头林立的现状。“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年10月,字节跳动旗下大力教育低调推出了首款智能硬件产品“大力智能作业灯”,率先开拓了这一市场,并引得业内纷纷跟进。翌年3月,腾讯教育公开推出了类似产品。紧随随后的,是传统教育巨头也纷纷传出消息,目前正筹划智能台灯项目。在此之前,家庭场景的AIoT布局者也在智能灯上早有动作,但根据产品形态,它们并没有与教育很好地结合,因此不包含入我们的讨论范畴。关于智能作业灯这一风口,我们可以以最早的大力智能作业灯的形态,作为初始基准的参考,即智能作业灯=护眼灯+智能音响+点读笔+作业帮+显示屏+摄像头再进一步总结,便是一个带屏幕的台灯,一部固定在桌子上的教育专用智能学习设备。先说一句,我绝无神话任何产品的意思。关于科技教育赛道,我一直秉持着这样一个观念:过度放大科技对教育的改变,是没有良心;完全否认科技对教育的提升,则没有脑子。在教育行业中,老师,学生自身,家长,学习环境,教辅工具/科技教辅工具,这些因素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其中,没人会在重要性排序上把教辅工具摆在最重要的第一位上。“学习关键还是靠自己”的朴素道理大家都懂,但在购物决策时,部分家长总会不由自主地放大工具的力量,恨不得几百块花下去,清北之路就顿时化为坦途。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另一边,我们也不能过度贬低科技教辅工具的价值。在我个人的求学经历中,智能手机上的英文辞典曾对我的学习起到了重大帮助作用。随着阅读的训练,手机中自然累积了近千个生词。而相关App则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定期推送复习。(主流单词App中均有这一功能)随时随地的查阅背诵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最终也帮助我在考研英语1中取得了88分的良好成绩。而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我们可能要通过手制单词卡的方式,才有可能达成类似的学习效果。作为一个“科技教辅工具”的既得利益者,我有义务向学弟学妹们推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基本道理。同等水平的学子,工具越先进,效率越高。可先进的工具,也需要人花费精力,用心使用才能发挥出效果。智能作业灯也是如此:它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不是点石成金的神器。工具就是生产力工业化视角看教育,你会发现这个行业简直没法下手。评判非标准化:成绩好当然好,但成绩好就能保证该教育个案的成功了吗?没人敢说。流程难以拆分:有明确工序吗?定期检修和补救措施有吗?学习顺序和学习速度有标准的参考值吗?以人的认知能力为产业核心:一个个小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啊?纯黑盒。这些都决定了该行业中“人”是绝对的核心,而“教辅道具”作为生产工具只能处于一个非常边缘的位置。但同时,由于场景繁多且足够具象,那么在一个个细分的具体场景中,现有的科技力量其实仍存在着不小的赋能空间。大力教育从台灯作为切入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强化了一个“真需求”的用户场景:家庭作业以及背后的家庭教育。教员曾说过:“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沿循此思路,我们可以问一问,智能作业灯作为“工具”,是不是促进了生产力?如果是,那么应该跟谁比较?在该产品出现之前,相关场景的状态是普通台灯+手机或点读机/电子辞典等工具的结合使用。那么作为比较,大力智能作业灯的第一个优势就是设备的专注性。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智能手机与平板等移动端产品的普及,其强大的光环其实埋葬了大量的传统电子产品。如电子表,计算器,Mp3,掌上游戏机,以及文曲星/好记星等传统教辅工具。从硬件来看,用户其实是永远拥护高效,想要“一站式”的产品。因此,当手机、平板足以搭载一众教育硬件功能时,教育硬件只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沦为“伪需求”。而以台灯作为切入点,则搭载了场景的明确性,以及“灯”的不可替代性。更值得称道的是,在作业场景中,该产品还过滤了手机等通用电子设备,带来的非相关且不必要的信息干扰。没有社交软件,没有游戏,没有购物和咨询App的弹窗骚扰,只有辅助学习。因此,我们说智能作业灯的市场逻辑与电子阅读器Kindle有着非常高的相似性:护眼,专注,排他。后者的成功已经印证了这一道路的可行,而教育,可是一条比“文艺青年读书”要大得多的市场道路。其次,依然对比传统场景。在学习过程中,当我们遇到不会的单词/生字/数学难题时,传统场景中的学生需要停下手中的笔,掏出手机来进行查阅。而大力智能作业灯则在其灯头下方设有专门的摄像头,学生只需要用指尖轻轻一指,台灯就会从语音(VUI)和显示屏(GUI)两端,来给出即时反馈。在学习体验上更为连贯,在最大程度上消弭了查词带来的思路打断。好的生产工具就是要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状态。大力智能作业灯的专注性和无需手持这两大特征,则充分保护了学习过程的连贯性和沉浸感。值得一提的是,“一指一查”这种看似十分简洁的功能,其背后需要强大的AI图像识别能力。“前台简洁而后台算法极度复杂”的技术趋势,在人工智能时代将更为显著。而字节跳动在AI算法领域的深厚积累,也将为大力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护城河。此外,在产品设计上,该智能作业灯也有许多深入场景的产品巧思。比如针对家长的远程辅导需求,大力智能作业灯提供了双摄像头视频通话功能。在孩子同意后,家长可以在App上直接同时看到孩子正面(屏幕摄像头)和作业本(灯下摄像头)两个画面。以及“学情同步”的功能,类似于我此前提到的艾宾浩斯记忆法。如果使用得当,当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对学生自我的学习计划和自我复盘,都会发挥出极大的价值。总体来说,智能作业灯的应用场景明确。相比于传统场景,也实实在在解决了不少具体痛点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细分单元,台灯这一教育智能硬件的市场是真实存在的。而台灯与使用者的深度连接,也使得该业务在整个“大教育系统工程”中,又具有了极大的战略意义。克制的价值长远来看,智能作业灯具备成为流量入口的巨大潜质,超强的用户黏性、极低的获客成本都使其在商业角度上具有着非凡的意义。更远一些来说,整个教育体系最终一定是会“上云”的,那么在发展早期进行相应的布局,也会对未来的大教育系统工程提供一个极佳的切入口。这些都论证了智能作业灯是一门好生意。但它并不是那么好做。八年前,一部名为《中国合伙人》的创业电影在国内上映,影片中由黄晓明扮演的成冬青,一边挥舞着乒乓球拍一边说出了商业教育的内在困境:“教育求稳,资本求快,二者本来就是不相容的。”在我们的文化中,也有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传统说法。在我看来,教育行业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对整个社会的深远意义,都需要相关从业者持有足够的敬畏之心。表现在商业上,就是足够的耐心与克制。据悉,字节跳动早在年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