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图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LED产业高峰论坛大咖云集分享新赛道的机
TUhjnbcbe - 2025/5/4 15:47: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0518420286668560&wfr=spider&for=pc

7月2日—3日,(第十八届)高工LED产业高峰论坛在深圳机场凯悦酒店盛大举办。本届峰会共设3大专场,覆盖芯片、封装器件、显示屏、照明、设备、IC电源、关键配套材料等LED产业链。作为疫情后LED产业首场线下大会,会议吸引了超人报名参会,现场人头攒动。参会人员覆盖LED全产业链、京东方和创维等面板厂和电视机厂、投资机构等。小编摘抄些有关LED显示屏行业相关企业大咖分享话题给大家一起品评

奥拓电子吴振志:后疫情时代下MiniLED显示的机会与挑战

吴振志说道,“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与习惯,改变了学习方式、推广方式、娱乐方式等,很多场景增加了对显示屏的需求,给MiniLED显示带来了很多机会。”

包含指挥监控、医疗会诊和教学、会议室等都是MiniLED显示很好的应用领域,在新基建、智慧城市、5G+8K带动下,MiniLED显示迎来发展机遇。

据吴振志介绍,MiniLED显示技术路线包含传统SMD、GOB、COB、COG/COS、集成式多合一MiniLED等。

“这项技术通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贴片成本、降低损耗和提升质量,实现了更好的坚固性和防护性,而且易于安装,可实现交互。”吴振志表示,通过集成式多合一MiniLED显示产品,有望低成本进入商显大市场。

吴振志介绍到,目前MiniLED显示应用存在着一些挑战,如成本、性价比、显示品质、运输和安装维护等。

“Mini显示要进入商显市场,成本是首要。”

而就性价比、显示品质,吴振志认为,MiniLED显示需要更多通道控制、更高的扫描、更小的芯片尺寸。

就运输、安装和维护,MiniLED显示要实现安装DIY化、简单化、运输轻便化。吴振志直言,“MiniLED显示不应该是一个工程性的产品”,要把工程性根除,变成真正的商显产品。

另外针对MicroLED是否会对MiniLED造成威胁,吴振志认为,MicroLED可能对Mini背光有威胁,Mini显示可能性不大。“寸以上,是MiniLED的市场,20-寸现阶段是LCD、OLED、QLED等的市场,未来可能是MicroLED。”

以消费显示市场看,吴振志表示,Mini显示机会不大,Mini背光有一定机会,如高端的影院显示。“这是因为LCD、OLED成本是跟面积成正比的,但是MiniLED成本是跟像素点成正比的。”

晶台股份邵鹏睿:MicroLED赋能万亿显示大市场

邵鹏睿在演讲中表示,即使目前业界对于Micro-LED显示的定义并不明确,但他认为无论Micro-LED显示的尺寸是小于50微米或是80微米,都属于倒装或垂直结构。

而Micro-LED根据学术定义,其主要表现为以剥离衬底为基础的结构形态存在,并且必须采用巨量转移技术实现。目前采用色彩转换的方式实现全彩仍是主流,而大尺寸显示难度极高,最终量产以小尺寸显示为主。

“Micro显示的方向绝对不仅仅是通过RGB实现,而应该是通过色彩转换的方式实现全彩。LED芯片制造、芯片转移、IC驱动、坏点修复、驱动背板等方面,进展没有那么理想,距离真正的产业化至少要5年。”邵鹏睿说道。

在当前的显示格局中,LCD凭借着便宜、应用广泛的优势在传统显示、大显示领域占比90%且总值达亿美金,但也存在着色彩和拼接方面的劣势;OLED虽然拥有色彩还原性优秀的巨大优势,但昂贵的拼接成本也望而止步。

“反观LED虽然分辨率较低,但其最大的优势是无限拼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产品形态的迭代,它可以最到很高的PPI,从这三个显示技术分析LED就是万亿级的大市场。”邵鹏睿分析道。

同时,邵鹏睿认为,Micro-LED显示技术能够赋能万亿级市场在于两个方面:在技术方面,液晶的显示尺寸10.5代线或者11代线,由于成本限制,最大尺寸仅能达到寸,并且良率不高。而Micro-LED由于能够无缝对接,因此可实现寸4K、寸的8K等高清的应用。

而在用户体验方面,目前现有LED的产品形态无论是Mini还是小间距,由于本质依然是SMD的器件,因此都面临着如何清洁保养的问题,Micro-LED显示技术则能够提供解决措施。这体现了LED显示屏更加注重终端客户的体验感,拥有超高清、易清洁、方便维护,超薄化,高色彩还原性等特点。

演讲尾声,邵鹏睿总结道,小尺寸Micro-LED显示技术的主流仍是“练内功”的时候,商业直路为时尚早。而大尺寸的Micro-LED技术已经成熟随着新商业的发展,更能满足多元化的管场景需求。同时大尺寸Micro-LED的显示不仅要抓住大显示、新基建的机会,最重要的,还需要做好产业链的分工与对接。

乾照光电柯志杰:Mini/MicroLED新赛道

柯志杰表示,之所以说Mini/MicroLED是新赛道,是因为它会诞生新的市场应用,会产生新的技术、新的供应链变化,这是一个新的赛道起点。

“在Mini/MicroLED出现之前,大家不会谈到消费领域”,柯志杰说到,Mini/MicroLED把LED企业带到一个新的赛道上,未来能不能有所作为直接决定了万亿的产值能不能达成。

据柯志杰介绍,Mini/MicroLED带来的新市场包含家用电视、HUD、柔性透明显示、AR/VR等,这些市场规模很难估量,需要LED企业真正在技术和产业上有所突破。

“LED能否再次飞跃,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地方。”

柯志杰认为,MiniLED是一个倒装、小尺寸的芯片技术,主要应用于LCD背光和小间距显示屏。目前乾照光电已经推出4×6/4×8/4×12/5×10mils等产品,正在开发中的还有3×5/2×4mils。

“从本质上讲,我们认为限制MiniLED应用发展的主要问题还是成本,成本的降低主要靠技术进步,包括良率、转移、基板、固晶等。”柯志杰说到。

另外就MiniLED产品红光芯片,柯志杰表示有两个问题,一是电流扩散,即可靠性相关;二是键合技术,“键合不良容易导致使用中的失效。”

而针对这两个问题,乾照光电通过EPI设计和芯片设计可以保证产品的均匀性、可靠性,同时乾照光电也有成熟的键合技术,可避免操作过程中衬底的剥落。

在供应链方面,柯志杰还分析了Mini背光和Mini直显供应链布局。

Mini背光供应链包含LED芯片端、Mini封装端、背板驱动端、终端产品。

LED芯片端已经基本成熟;封装端还在期待更高效、更高良率、更低成本的技术;背板驱动端有玻璃基板和PCB基板之争。而针对终端产品,柯志杰表示,“从技术角度讲,我们认为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产品的形态,产品形态又决定了技术路线。”

Mini直显供应链包含LED芯片端、Mini封装端、屏幕产品。其中在LED芯片端还存在着研磨切劈、点测分选、特殊工艺等难题。

“Mini/MicroLED带来了更多的技术形态和可能”,演讲最后,柯志杰说到,希望藉由整个产业链的努力,拓展到新的产业空间。

雷曼光电屠孟龙:超大尺寸MicroLED技术的演进

开讲之前,屠孟龙说到,对于MicroLED的概念,行业有比较大的分歧,上中下游定义都不太一样。“有一点可能通用,就是无论大芯片、小芯片,一定是用COB去攻破集成封装技术。”

屠孟龙介绍到,MicroLED有两个应用方向,一是小尺寸超微高精度显示,应用于VR等市场;二是超大尺寸显示,应用场景包含指挥监控、高端商业显示、家庭影院、高端会议等。

对比LCD成熟的产业链及低价优势,屠孟龙认为,MicroLED做到寸以上才有机会。

“指挥监控、高端商业显示等增长率很高。MicroLED技术在超大尺寸显示显示需求拉动下,才能不断迭代、升级、成熟。”屠孟龙表示,4K、8K超高清显示,对点间距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也是超大尺寸MicroLED技术驱动力之一。

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LED产业高峰论坛大咖云集分享新赛道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