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图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2023年成都市经济工作看点高质量发展
TUhjnbcbe - 2025/4/2 21:15:00

人民网成都12月29日电(王波)12月29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分析总结了过去一年经济工作的宝贵经验,科学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全面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政策思路、工作重点。会议指出,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成为年成都市经济工作的关键词。

在高质量发展方面:

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四川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深化“两新”实践建好公园城市示范区。精心办好第三届公园城市论坛和第六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高质量筹备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滚动发布示范区建设机会清单,广泛汇聚“城市合伙人”,共同参与示范区建设;在片区开发、TOD(EOD、POD)牵引的品质社区、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等重点领域做实系列十大案例。

服务“五区共兴”建强动能更充沛的现代化都市圈。开工建设成德S11线、S13线(龙泉至天府机场)、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改造二期工程;编制发布都市圈“1+3+4”产业发展图谱,省市联动设立同城化产业发展基金;持续推出成德眉资政务服务“同城化无差别”受理事项清单。

唱好“双城记”深化双核联动双圈互动发展。协同推进成渝中线高铁、成渝铁路扩能改造、成渝高速扩容等双核直联直通项目;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探索联合申办中国“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博览会等重大国际性展会。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确保经济运行提质向好

做实“六个一批”推动项目投资优化提质。强化18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重大项目招引,全力促成落地一汽一大众成都基地优化升级、亿玮锂能二期等重大和高能级项目个;开工建设全球首条玻璃基MICRO-LED显示屏量产线等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亿元,持续推进81个、新开工20个片区有机更新项目;完成城中村片区改造项目11个、棚户区片区改造项目10个,改造老旧院落个;实施重点项目个以上、年度计划投资亿元以上。

引领消费升级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落地开工商圈、商业街区、商业综合体等重大项目44个、竣工投产30个;策划开展“一周一场景、一周一主题”促消费活动。

实施“千团万企出海招商引智抢订单”。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20%;突破82个重点在谈外资项目,促进存量企业增资扩股,外商直接投资增长8%。

深化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突出强链补链提质构建“5+N”产业生态。引进链主链属企业投资制造业重大项目个以上;推动校院企地联合打造市场导向的新型创新平台30个以上;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个以上。

实施制造强市战略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开工建设新都航空发动机产业园;规上工业企业突破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

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举办第五届中国质量大会等重大会展活动0场;申建国家级科创金融、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新增上市公司15家以上,直接融资亿元以上。

巩固提升现代都市农业。开工建设中欧(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园等重大项目。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建5G基站1.5万个;带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突破亿元、亿元。

聚焦重点片区建设推动“三个做优做强”全面成势

突出重点片区引领带动。推动市直属学校和五城区区属优质学校加大在重点片区的领办帮扶力度;引导国内顶尖医疗资源布局城市新区和郊区新城;加快建设天府文化公园、科幻馆、蓉漂人才公园。

锚定项目集群攻坚突破。实施国际门户枢纽、重大创新平台、先进制造等具有支撑功能和引领示范效应的项目集群建设;支持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信托基金等资产证券化。

发挥城市新区动力作用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加快成都未来科技城、天府国际生物城、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建设;加密天府机场国内国际航空客货运航线。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持续塑造城市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集聚创新要素增强科技策源能力。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启动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十条;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9%。

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创新落地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5家以上;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35万亿元。

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强化要素运筹做优做强国际空港陆港枢纽。国际航线增至条以上,创建国家智慧民航技术创新中心;机场旅客、货邮吞吐量均增长10%,开行国际班列列以上。

促进资源转化提质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建成投运天府国际机场口岸及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完成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申报验收;提质打造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国际铁路港经开区。

突出市场导向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开展营商环境对标创新行动,落实营商环境5.0版政策;高质量建设天府中央法务区;市属国企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5%和10%以上。

聚焦“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全面深化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型。开通运营地铁19号线二期,城市轨道交通四期项目投资进度达到80%;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绿色低碳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亿元;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公转铁”取得新成效。

“碳惠天府”引领构建绿色低碳生活圈。统筹建设近零碳社区10个,新增绿色工厂30家;植绿色生态本底,实施龙泉山国家储备林5万亩;新建天府绿道公里,森林覆盖率增至40.7%;推广新能源汽车10万辆,新建充电站座、充电桩不少于7万个。

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开工建设天府蓝网公里,强化锦江、沱江水生态综合治理;促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建设“无废城市”。

在高品质生活方面:

提质建设幸福成都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构建“15分钟养老托育服务圈”;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0所;医院等27个医疗卫生重大项目;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高水平办好第八届成都国际非遗节。

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深化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新培育1-2个全国百强县;新创建3-4个省级百强中心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全市常驻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3%。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新增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万套、人才公寓套。

在高效能治理方面:

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增强城市智慧韧性安全水平

深化智慧治理建强智慧蓉城。全面推进“王”字型城市运行管理架构建设;智慧城市应用场景达到个。

着力筑牢经济发展安全根基。完成环城生态带10万亩耕地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33万亩;提升电源供给和电网承载能力,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万吨标准煤;确保“菜篮子”“米袋子”市场有序、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成都市经济工作看点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