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BIMBOX,前段时间我们和联想、英伟达共同邀请圈子里的小伙伴一起尝试新的软件,大家也拉了个群好好交流了一波。
这一下子还真炸出来不少的高手,我们看了大家的成果也感叹,现在圈子都已经这么卷了吗?
这不,吓得我们赶紧联系了其中几位小伙伴,跟他们聊聊感受和想法,也跟你汇报汇报大家伙的探索成果,无论将来是否用得上,都值得开开眼界,看看大神们都在研究啥。
这次办的不是比赛,也没有所谓名次胜负,报名参加活动的多位小伙伴,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尝试一下新的方向,其中一些小伙伴把探索和测试的成果做成视频,给大家作为参考。
文末我们会把这些作品免费开放,这里先来个超燃混剪来速览一下吧:
02:06中建五局的刘宇博是这次活动的首席体验官之一,他在五局设计技术科研院工作,从年就开始玩UE引擎,这方面经验比较老道,这次是和团队几位小伙伴共同参与了活动。
刘宇博了解到Omniverse之后,最感兴趣的是各软件的协同,主要测试的也是这个方向。
一方面是在本地服务器上测试,很详细地测试了SU、Rhino、UE4三款软件与Omniverse在本构件、材质等方面的同步情况。
另一方面是异地多主机的协同,让一台配置较低、没有安装Create的笔记本和本地高配置的服务器建立远程连接,在Omniverse里实时显示Grasshopper的电池变化。
他们把Omniverse和UE4画质放在一起,在同一个场景下做了材质、光效和阴影的对比。
不过宇博也强调,尽管很多人拿这两个软件做对比,但UE和Omniverse这两个软件的本质和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UE是以做游戏为主,后来逐渐扩展到医疗、汽车和建筑领域,比较注重后期的交互和视觉表达。
Omniverse里也有游戏这个方向,但只是它很小的一个板块,目前Omniverse刚进入市场不久,他们感觉这个工具主要面向设计过程中的模型生产者,很多应用也还在继续开发,未来还有数字孪生和AI的功能逐步扩展进来,潜力还是挺大的。
对于工作来说主要测试目的是达到了,他们还想玩点更有趣的东西,就利用PhysX做了一个跷跷板的重力物理模拟,每次根据初始重物摆放的不同,小球被弹起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宇博感觉这个物理仿真的方向还挺值得探索的。
他们还做了一个简单的烟雾物理模拟,还利用CityEngine把城市模型导入到Omniverse,再利用Rhino建立模拟对象的模型,利用烟雾模拟火灾效果,希望能用到建筑火灾分析中。
刘宇博认为,目前Omniverse对初接触的小伙伴来说,还是有一些使用门槛的,里面的功能和应用比较多,英文界面也对使用者有一定的要求,需要一点点摸索。
他自己最喜欢的还是基于USD的协同功能,他也很期待未来建筑行业的所有软件都能实现双向的协同和数据互通。
另一位首席体验官许少杰,目前在中交简石有限公司,做智慧城市方向的UE工程师,从数据大屏到用户交互方向都有涉及。
他先是测试了Revit和Omniverse的协同,可以通过USD格式把Revit模型导出到Omniverse,Revit族中设置的自定义属性都可以传递过去,USD文件也可以进一步传递到UE引擎中。
少杰在Youtube上看到有UP主测试了3DsMAX和MAYA通过USD的信息传递,不过各软件写属性的方式不一样,Revit是根据族设置的属性,导出为USD属性格式比较规整,3DsMAX模型则是手动附加属性,成果可能会不太规整。
少杰认为,智慧城市这个概念一开始提出来的时候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三维建模软件多种多样,不同软件之间多源异构的属性怎样整合在一起很难解决,也只有把这些属性整合到一起,才可能联合各方的力量去做一件更大的事情,不然永远是各家守在自己的模型和数据中。
另外,少杰还测试了CityEngine与Omniverse的协同。
现在很多项目,尤其是涉及到智慧城市的项目,业主需要核心地块展示高精度的BIM模型,同时周边地块也能有大范围的城市模型场景,这项工作如果是手工进行就太费时间了。
CityEngine可以拉取谷歌地图,通过SHP格式内储存的高度信息,快速的大范围生成真实城市中的建筑群三维模型,单个人一个下午就能搞定周边模型的生成。
接下来,就是要把Revit里高精度的BIM模型和CityEngine里的城市模型,合并到一个第三方平台上,许少杰想要测试的就是Omniverse能否完成这个工作。
通过测试发现,可以对同一个项目设计多个方案,再和CityEngine的大场景合并,在Omniverse里可以快速替换不同设计方案。
另外传统的方案表达都是PS的图片,光照都是最好的打光,很可能不符合真实场景,而在Omniverse里可以输入精确地点,结合周边场景模拟出不同季节的真实光照效果。
不过CityEngine对国内支持比较好的是一线城市的核心地区的数据,其他地区做智慧城市建模的精度还是比较难保证的。
他自己用的是最新版CityEngine,使用Omniverse官方提供的连接器就能简单实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Omniverse并不支持CityEngine老版本,比如版,所以他推荐可以使用CityEngine最新的正版试用,或者换个软件尝试用Houdini,一个游戏行业常用的批量生成建筑群模型的软件。
许少杰也谈到了Omniverse与UnrealEngine的区别,一开始他以为二者都是类似的引擎类工具,试用下来发现二者的产品定位区别还是挺大的。
UE更偏向于做出一个可以运行和交互的成果,交付给用户去使用;而Omniverse更偏向于设计师的协同工作平台,同一个项目中不同人使用Revit、3DsMAX、Blender等等建模软件,大家可以通过连接到一个中心Omniverse文件来整合工作,不需要中间格式导来导去,提高规划、设计、美术、表达等环节的合作效率。
值得开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