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精测电子,公司主要从事显示、半导体、新能源检测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目前在显示领域的主营产品包括信号检测系统、OLED调测系统、AOI光学检测系统和平板显示自动化设备等;在半导体领域的主营产品包括存储芯片测试设备、驱动芯片测试设备以及膜厚量测类设备等;在新能源领域的主营产品包括锂电池和燃料电池检测设备等。
OLED与LCD制程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中段和后段上。显示面板的制造过程可分为三大阶段:前段阵列工序(Array),中段成盒工序(Cell)以及后段模组组装工序(Module)。由于OLED是一种有机自发光屏幕,不需要添加背光模组,因此OLED与LCD制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中段成盒工序(Cell)以及后段模组组装工序(Module)上。
LCD面板检测设备占产线投资的12%,OLED检测设备投资约为LCD1.5-2倍。面板设备投资一般占面板产线投资规模的60%,而检测设备占设备总投资的20%,则检测设备占面板产线总投资的12%,这主要是指LCD面板检测设备投资占比。而OLED良率更低,三星为目前OLED全球龙头,在OLED屏幕领域里面,综合良率为90%,但柔性OLED屏的良率也只有80%。其他公司的柔性OLED的良率水平处于65%-75%之间。一般高世代线良率要低于低世代线良率,则同世代线下OLED产线良率要低于LCD产线良率,因此OLED对检测设备依赖更大,同等投资规模下所需检测设备规模可达LCD的1.5-2倍,即OLED检测设备投资额占产线的比重为18%-24%。
前、中、后段分别占检测设备投资的70%、25%和5%。不同环节的检测产品的复杂程度和投入占比是不一样,Array段和Cell段的检测产品技术含量高,多为自动化光学检测产品,在检测设备的投入中占比也较高(合计达到了95%)。而国内公司较为成熟的Module段投入占比处在较低水平,前、中、后段分别占检测设备投资的70%、25%和5%。
按功能分,面板检测系统可分为功能检测设备和外观检测设备。检测设备按照功能可以划分为:功能检设备和外观检设备。功能检测主要是涉及到信号检测,应用于各个制程中;AOI的设备大多是针对外观检测,多应用于阵列和成盒工艺。根据奥宝科技年报和中国报告网数据,功能检测设备占检测设备投资比重为74%,AOI外观检测设备占比26%。
面板设备投资发生结构性改变,LCD前、中道更新市场国产替代和OLED增量爆发成为国产设备成长驱动力。据DisplaySupplyChainConsultants(DSCC)预计,由于中国新的移动柔性OLED生产线建设,年OLED资本支出将增长%,带动显示面板设备投资反弹。据IHSMarkit的追踪,全球面板产能面积在近10年的快速扩张之后,预计在年左右达到顶峰,在此后,随着大陆面板厂商高世代线产能投资的暂停,以及面板厂商开始逐渐关停老旧产能或者进行旧产能改造,面板企业对LCD的投资将变得更加谨慎,LCD设备进入存量更新市场。此外,以精测电子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在面板检测后道市场市占率较高,而前、中道检测市场占整个检测市场的95%,国产替代空间大。
-年国内面板检测设备合计市场规模分别为亿元、亿元。LCD两年合计市场规模为亿元,其中更新市场为亿元,占LCD总市场的75%。-21年LCD前、中段贡献亿元市场规模,前、中段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受OLED产线投资加速和OLED检测设备投资占比较高的影响,未来两年OLED贡献面板检测市场规模达亿元,其中未来两年增量市场合计达亿元,占全部检测设备投资的93%。此外,按功能分,AOI检测市场规模为亿元。
半导体检测设备分为前道和后道,合计占晶圆厂设备投资比重19%。半导体检测设备是半导体产业中唯一贯穿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全过程的设备,是产品良率和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半导体制造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测试设备按照应用工艺不同,可分为工艺流程控制设备和后道测试设备。
在晶圆制造环节使用的设备被称为工艺流程控制设备,也就是前道检测设备,主要用来对氧化、刻蚀、光刻、离子注入等每道工艺后的晶圆进行无损的检查和测量,以保证关键工艺参数满足工艺指标的要求,从而保证芯片的成品率以及芯片最终出货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在晶圆加工之后使用的被称为后道(ATE)测试设备,ATE设备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晶圆检测设备(中测,即CP电路测试),用于识别晶圆上能够正常工作的芯片,确保只有能实现正常数据通信;和封装后测试设备(终测,即FT性能测试),用于检测芯片功能和性能,主要围绕电学性能测试。根据Semi18年统计,前道检测设备占半导体设备投资的10%,后道检测设备占半导体设备投资的9%。
根据年4月14日Semi最新的数据显示,9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达到亿美元,中国半导体销售额达到.5亿美元,按照测试设备19%的占比,则全球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规模达.6亿美元,其中前道检测设备为60亿美元,后道检测设备为54亿美元,国内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规模达2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元,其中前道测试设备达95亿元,后道测试设备达86亿元。
晶圆制造过程控制设备包括检测和测量设备,投资比重分别为63%和37%。晶圆制造过程控制设备包括检测和测量设备,分别用来检测关键缺陷和测量关键参数,从而对制程工艺进行优化,实现提升良率的目的。其中测量设备包括膜厚测量设备(投资占比12%)、套刻误差测量设备(9%)、关键尺寸测量设备(10%)、晶圆形貌测量设备(6%);检测设备包括无图案检测设备(5%)、有图案检测设备(32%)、缺陷复检设备(11%)、掩膜版检测设备(15%),掺杂浓度(占比较小)。
KLA垄断前道检测设备,本土厂商锋芒初见。目前国内前道测试设备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美国KLA一家独大,占据半壁江山,AMAT和Hitachi占比也都超过10%,三家合计市占率达75%。本土厂商中,中科飞测在检测设备领域实现突破,在长江存储中标5台表面形貌检测设备,国内厂商睿励科学和上海精测在测量设备领域实现突破,分别在长江存储中标2台和3台膜厚量测和集成式膜厚关键尺寸量测。另外国内厂商赛腾股份在检测设备领域布局广泛,客户主要为上海新昇、天津中环等硅片厂。
后道测试设备包括测试机、分选机、探针台,投资占比依次为63%、17%、15%。后道测试核心设备包括测试机、探针台、分选机等,测试机又可细分为SOC测试机、存储器测试机、模拟及功率测试机等。据Semi数据,在我国后道测试设备市场中,测试机价值量占比最高,占63.1%,市场规模约为54亿元,分选机和探针台分别占比17.4%和15.2%,对应市场规模15亿元和13亿元,其它设备占4.3%。
测试机与分选机领域国产替代成果显著,探针台尚待突破。泰瑞达、爱德万为全球后道测试设备领域龙头,产品包括测试机、分选机等多种测试设备,涵盖存储、SOC、模拟、功率多种集成电路,二者合计占据国内测试机市场的82%。国内厂商中占比较大的为华峰测控和长川科技,分别占国内测试机市场份额的6.1%和2.4%,华兴源创、精测电子同时也在积极布局半导体后道测试设备;分选机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Cohu、Xcerra、Advantest、台湾鸿劲等处亍领先位置,长川科技已经在平移式、重力式分选机领域实现突破;探针台格局非常集中,TEL、ACCRTECH两强占据全球市场接近90%份额,国内只有深圳矽电、长川科技等少数厂商在尝试布局探针台生产。
检测设备是保障电池安全性的关键,准入文件强化新能源电池检测设备采购需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7)规定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并且设定了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唯有通过相关检测才能获得准入凭证。
锂电池研究和制造中常用的检测仪器设备多达20余种。其中在研发阶段投资占比较高的设备有电镜、电化学工作站、电池性能检测系统、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比表面测试仪、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等。在电池组制造中投资占比比较高的设备电芯分选检测系统、充放电检测系统、保护板检测系统、线束检测系统、BMS检测系统、模组EOL检测系统、电池组EOL检测系统、工况模拟检测系统等。
年国内锂电池检测设备市场空间达50亿元。每年锂电池行业在全球电动汽车和储能需求的强劲拉动下,在年到年预计需要每年新增GWH的电池产能,其中60%以上会在中国。国内锂电池每年新增产能的建设对应每年锂电池检测设备需求将达50亿元。
燃料电池测试包括:燃料电池电堆及模块测试、车用燃料电池系统测试和膜电极及管件材料测试。燃料电池如果想进入市场,一定要确保自身的安全性,性能也需要有保障,所以燃料电池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性能测试和质量验证。常见的燃料电池测试项目有:燃料电池电堆及模块测试、车用燃料电池系统测试和膜电极及管件材料测试。
高研发聚焦细分市场,公司随大陆LCD扩产走出低谷期。在年公司成立之后,由于定位不明确、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公司难以卖出有竞争力的产品,生存遇到严重挑战。年,经历了创业之后低谷期的公司转换发展思路,专精面板检测Module段的电讯信号检测。受益于LCD产能向大陆转移,公司把握住Module段设备的国产化和市场空间红利,成为国内该领域的龙头公司,3年,公司在国内面板模组段检测市占率达60%左右,Module模组检测系统占公司收入比重的93.1%。
从垄断后道到突破前中道,布局OLED业务,精测成为国内面板检测市场产品最齐全玩家。国内面板检测的Arrey和Cell段市场长期被国外龙头公司占据,公司为掌握市场主动权,成为面板检测这一细分市场的第一,于4年引入宏濑和光达技术的自动化检测及AOI体系,将检测制程从Module段纵向延伸至Arrey和Cell段,同时加码OLED检测业务。同时,公司紧抓Micro-LED、Mini-LED、量子点等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潮流,加强、积累相关的技术储备,不断的加强和提高公司在显示测试领域的竞争力。
未来OLED业务与面板检测的前中段国产替代将推动公司面板业务发展。在国内LCD产线投资放缓回落的情况下,未来LCD对检测设备的需求主要以更新换代为主,公司将在稳定Module后段更新换代市场的基础上,依托强大研发实力继续向前、中段检测市场不断推进。同时,公司将继续完善在下游消费端需求旺盛的OLED检测业务。未来OLED业务与面板检测的前中段国产替代将推动公司面板业务发展。
内生外延布局半导体前后道测试业务,聚焦存储器市场。公司于8年设立武汉精鸿,同时参股韩国ITT,聚焦自动检测设备(ATE)领域;此外,公司在上海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上海精测,建立光学、激光、电子显微镜等三个产品方向的团队,聚焦于半导体前道(工艺控制)检测;9年,公司控股日本半导体ATE测试设备公司Wintest,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实力。公司已成为国内少有的,同时布局半导体前、后道检测设备的玩家。
半导体订单密集落地,有望在未来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推动公司转型。从公司角度讲,目前在半导体领域的布局已初获成效。9年12月,武汉精鸿中标长江存储MemoryATE设备(高温老化测试机);年1月,上海精测中标长江存储3台集成式膜厚光学关键尺寸量测仪;同时Wintest也已取得批量订单,另外WINTEST在武汉的全资子公司伟恩测试已设立完成,这将进一步加快公司在WINTEST半导体检测领域相关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使公司具备相关产品的研发及生产能力,同时也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相关产品的竞争力。公司半导体检测设备已进入订单兑现阶段,有望成为未来新的业绩增长点,推动公司转型。
锂电池与燃料电池为公司现阶段新能源测试焦点。8年公司设立子公司武汉精能,专业为新能源产业提供测试系统成套方案,合作伙伴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新能源龙头企业。公司目前在新能源测试领域选择锂电池和燃料电池检测作为现阶段的业务聚焦点,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合该行业的生产测试设备。目前公司已经开发完成针对锂电池行业的电芯化成分容检测系统、电池组/包检测系统和BMS检测系统,目前部分产品已经实现销售收入。
在燃料电池领域,公司产品设计规划沿着从整机测试到零件和材料测试的路线进行,积极与国内知名高校的材料化学专家带队的项目团队以及专业汽车检测中心展开合作,从提供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测试方案向针对核心部件和材料的高精尖检测设备进行设计开发工作,根据客户需求与市场发展,从实验室单一检测设备向产线批量测试系统逐步进行布局规划。
公司于8年提出努力将公司发展成为“显示、半导体、新能源行业以测试设备为核心的全球领先的综合服务提供商”,的战略规划,随着半导体和新能源业务研发的持续推进,已实现部分产品的销售,初步形成显示、半导体、新能源“三维一体”布局。未来公司将保持研发投资强度,通过开放创新与资源整合,在面板领域巩固已有技术优势,积极向上下游领域进行延展,保持竞争力;在半导体与新能源领域,积极创新探索,不断努力实现技术及产品的突破,力争早日形成显示、半导体、新能源三领域齐飞的局面。
一、国内面板检测设备龙头,半导体+新能源新赛道打开市场空间
精测电子成立于年,主营业务为平板显示检测系统;0年进入检测自动化领域;4年进入面板前工程光学领域;7年海外投资平台搭建,进一步走向国际化;8年向半导体检测和新能源检测领域进军;9年公司增资控股日本WINTEST聚焦LCD/OLED驱动芯片、CMOS图像传感器、模拟混合讯号后道测试设备,随后在武汉成立全资子公司伟恩测试,进一步加快公司在WINTEST半导体检测领域相关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提高相关产品的竞争力;年控股公司新产品均在重点客户实现验证或是销售;公司在验证部分设备开拓市场的同时加快研发,新设备与新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二、业务分析
5-年,营业收入由4.18亿元增长至20.77亿元,复合增长率37.80%,20年同比增长6.45%,Q1实现营收同比增长95.65%至5.95亿元;归母净利润由0.77亿元增长至2.43亿元,复合增长率25.84%,20年同比下降9.82%,Q1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至0.6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由0.69亿元增长至2.37亿元,复合增长率27.99%,20年同比下降2.44%,Q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8%至0.6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0.40亿元、0.40亿元、1.18亿元、1.76亿元、-1.15亿元、4.47亿元,Q1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2.29亿元。
分产品来看,年信号检测系统实现营收同比下降36.82%至2.00亿元,占比9.63%;AOI光学检测系统实现营收同比下降10.31%至6.89亿元,占比33.20%,毛利率增加2.84pp至45.43%;OLED调测系统实现营收同比增长7.98%至7.36亿元,占比35.44%,毛利率增加1.11pp至53.95%;平板显示自动化设备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8%至2.69亿元,占比12.97%,毛利率增加12.16pp至42.84%;半导体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0%至.65万元,占比3.11%;新能源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7%至.03万元,占比3.89%;其他主营产品实现营收同比增长.91%至.43万元,占比1.01%;其他业务收入实现营收同比下降41.48%至.70万元,占比0.75%。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实现营收15.亿元,占比75.51%,其中第一大客户实现营收6.35亿元,占比30.58%。
三、核心指标
5-年,毛利率由57.56%下降至17年低点46.66%,18年提高至51.21%,而后下降至47.39%;期间费用率由41.08%下降至18年低点17.77%,随后逐年上涨至20.35%,其中销售费用率由10.32%下降至17年低点8.53%,随后逐年上涨至19年9.75%,20年年下降至8.68%,管理费用率由29.26%下降至18年的低点6.93%,而后上涨至8.24%,财务费用率由1.50%下降至17年低点0.10%,随后逐年上涨至3.43%;利润率16年下降至17.18%,随后逐年提高至18年高点21.81%,随后逐年下降至10.38%,加权ROE由37.57%下降至17年低点21.08%,18年提高至28.91%,随后逐年下降至15.20%。
四、杜邦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由图和数据可知,16年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是由于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共振下降所致,17年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由于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的提高,18年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利润率和权益乘数的提高,19-20年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的下降。
五、研发支出
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1.12%至3.22亿元,占比15.51%;截止年末公司研发人员5人,占比44.81%。
六、估值指标
PE-TTM49.06,位于近3年30分位值上方。
根据机构一致性预测,精测电子年业绩增速在28.71%左右,EPS为2.96元,18-23年5年复合增长率20.35%。目前股价59.98元,对应年估值是PE20.28倍左右,PEG0.71左右。
看点:
公司作为国内面板检测产品线最齐全玩家,通过内生外延不断实现业务纵向深化和横向拓展,逐步形成“显示、半导体、新能源三位一体”业务布局。预计公司在把握国内面板检测设备存量替代市场和OLED与高世代LCD增量市场基础上,在半导体和新能源设备上持续实现突破,实现业绩和收入的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