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屏如潮的TCL#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中国面板产业的逆袭最能凸显中国人的奋斗精神。
年,由于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以及液晶面板本身的技术迭代,液晶电视在年、年迎来了一波非常高的市场热潮,仅三年中国液晶电视出货量就翻了整整一倍。
然而尴尬的是,在这波市场热潮中,真正赚钱的其实是产业链上游的日韩面板厂。相关数据显示,年,显示面板是国内仅次于石油、铁矿石、芯片之后的第四大进口物资,贸易逆差达到.96亿元,中国对进口面板的依赖接近%。
说白了,当时很多国内电视企业其实就是日韩面板企业的打工仔,挣的都是组装加工的辛苦钱。
而且局面的严峻远不止如此,那些日本、韩国的面板企业还相互勾连,合伙操控液晶面板价格,最终获利可能达到了5亿元以上。
这种被动局面的根源,就是当时国内面板依赖进口。
有位日本东芝高管曾如此评价中国家电行业:“中国企业都是水果贩子,他们不种水果,更不种优质水果!”这句话虽然不中听,却非常现实,中国要想摆脱面板“卡脖子”,最终还是要靠自主技术。
于是在年,TCL华星成立。
华星用了17个月的时间,先后在72万平方米的厂区内,建成了阵列厂、成盒厂等相关产线,其中的彩膜工厂,更是填补了当时国内没有成熟彩膜工厂的市场空白。
只不过,看着初出茅庐的TCL华星工厂,有位台湾企业界的大佬笑着说:“你们先折腾,折腾不下去了,就由我们来收购。”言外之意,他并不相信TCL华星能够在强者环伺的面板市场中突出重围。
他说的话没有错,因为只有产线并不能解决技术依赖的问题。
于是在TCL华星成立的第二年,TCL华星派遣公司骨干前往日韩学习相关面板技术,可谓是一边生产,一边学习,沉淀了不少自主技术。
年,TCL华星获得首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年,TCL华星建成了国内首条自主建设的8.5代TFT-LCD面板产线。年,TCL华星成为当时国内唯一一家具备“液晶面板、背光模组、整机制造”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优势的彩电企业。中国面板产业的逆袭已经初见苗头。
年以前,中国LCD面板在全球产能的比重不足1%,如今,中国LCD面板产能已经占据了全球二分之一的份额。除了LCD之外,国内京东方、华星光电已经成为韩国三星的有力竞争者,国产OLED也在强势崛起。
另外,在已有的LCD、OLED赛道之外,国内企业也在积极布新的miniLED、microLED等下一代前沿面板技术,目前TCL华星拥有的MicroLED相关专利已达到件,暂位居全球第一。
在前不久的CES展会上,TCL在占地平米的展区内,展示了多款MiniLED新品,其中比较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