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双边互信 改善中美关系,
11月1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抵达北京 ,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访华,两国元首将举行自去年6月“庄园峰会”以来最具实质性意义的会晤,这将有利于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落实“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关系在最近几年陷入了相对的低谷,主要原因是美国推动一系列针对中国的*策,不管最初的“转向(pivot)亚太”,还是调整后的“亚太再平衡(rebalancing)”,以及逐渐淡化中方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的做法,其含义都像奥巴马所明确表达的那样——美国已经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伴随着这一战略转向,美国在东海与南海的一系列冲突背后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中国制造麻烦。
在本月初环球一项针对200多名中国顶级专家的调查当中,对奥巴马访华排第一名的期待则是,别继续给中国制造麻烦。显然,这也反映了中国对美国对华*策的失望。当然,“竞争对手”仍然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并不表示中美关系会走向一种破坏性的对立,正因如此,中美两国都有心致力于增强两国关系。 中美两国都有责任为了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共同努力。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与一个“守成大国”之间,很容易陷入西方地缘*治学家经常说的“修昔底德陷阱”,避免跌入这一陷阱,也是中美两国发展双边关系的强大动力。一个稳定的中美关系是两国人民以及世界之福,反之则是全球之祸。两国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两国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具有共同的利益,比如气候变化、朝核问题以及反恐等领域。 近期,美国外交学界对中国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以及推动更为包容的亚太自由贸易区表达了担忧,美国*府也曾为此制造了一些障碍,他们认为中国“另起炉灶”。事实上,中国推进地区安全合作以及地区和多边金融合作,既是基于中国的国家利益需要,也是基于其他合作方的利益需要,并非针对美国。反倒是美国在一些新的多边安排设想中排除中国,同时,向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转移一些投票权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改革也遭遇美国国会的阻挠。 美国可以搞自己的“亚太再平衡”*策,而中国也会很自然地“向西看”,这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也是地区共荣的前提。因此,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中国邀请中亚与南亚一些国家领导人与会。中国既是太平洋沿岸国家,也是欧亚大陆重要的一员。事实上,“向西看”恰恰表明中国避免与美国在东部沿海发生冲突、致力于维护两国关系稳定,不应被美国视为一种挑战。 这次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面很有可能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避免继续相互猜疑。因为国家元首间的对话和交流,能够设定一系列的目标,以驱动两国执行机构去完成和落实。两国大多数专家和外交官期待领导人会面会产生一些具体的“行动计划”,比如为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设定时间表,比如在气候变化方面达成共识等,通过这些具体的行动与合作逐步建立互信。 过去几年,中美关系出现的波澜主要原因在于互信缺失,由于美国陷入金融危机而对正在崛起的中国变得比较敏感,这有时会导致美国一些*要因为不自信而作出有损中美关系的行动。尽管在近期,美国感觉到了自身的反应过激,相对缓和了其亚太*策的措辞,但更有效的方式仍是重新与中国建立一种战略性的关系,当然,中国也一定会为此而努力。 (责任:DF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