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生电影节找不到大学生的痕迹
作者:周黎明现在的电影,早已没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地位,论产业收入和影响力,也被电视、电脑、手机等平台的娱乐甩得老远。一部电影所含的教化作用,无论多么崇高或者多么堕落,都是极其有限的,估计有效期不会超过鲜奶。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实行过分积极的引导,有时只能起到揠苗助长的作用。看着各个站上列出的大学生电影节的入围名单、得奖名单、活动内容、参与人士,我觉察不出任何“大学生”的痕迹。你若把标题改成“金鸡奖”、“百花奖”,照样适用。原谅我冥顽不灵,但内地所有的电影奖,在我看来基本上都是华表奖,或者说是华表奖的变种。不同的电影奖,从理论上说,应当反映不同人群的审美趣味。专家鼓励阳春白雪,大众喜欢下里巴人,*府偏爱励志向上,学生刚好处于叛逆期,理应会选出具有独立精神、融娱乐和挑战为一体的作品。如果大学生选出来的作品跟专家和*府相仿,那可以表明:(一)我国大学生特别成熟,甚至到了未老先衰的程度;(二)他们特别需要动员和激励,以保证在浮躁的新时代拥有一颗纯洁的心;(三)评委压根不知道大学生喜欢什么样的电影作品。据说评委当中四分之三是大学生,我想,这些学生一定是学生干部,大哥哥型的,特别沉稳,靠得住。比如说,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就是靠内地大学生“发掘”成经典的。但估计这类影片跟咱们的奖项无缘,太后现代,不利于培养下一代。我这么说,并非表明大学生奖评出的不是佳片,像《卡拉是条狗》、《寻枪》都是不错的作品,只是票房不足,需要电影奖来推一把。但学生青睐这样的影片吗?在我的理解里,大学生电影节奖似乎跟MTV电影奖比较接近,因为受众的定位十分相似。可有趣的是,我们的得奖电影大约一半是根红苗正的主旋律,另一半像是为未来冲刺欧洲三大电影节做准备的小众文艺片,最合适的平台应该是纽约的翠贝卡。在我的记忆里,为数不多的有点大学生色彩的影片是伍仕贤的《独自等待》。我一直纳闷,既然我国的电影奖都仿佛是华表奖,或者说是华表加金鸡,有什么必要像儿童过家家那样这儿摆一摊那儿开一店?为什么不把它们统一起来,做成一个巨无霸呢?这样,大牌影人也就不会挑三拣四了,他们敢不出席吗?敢提前退场吗?敢清高或佯装清高吗?不用你请,他们全得乖乖来。如果再把香港金像奖、金紫荆奖、台湾金马奖都收编过来,到时,就没人说这是中国版的奥斯卡,而改说奥斯卡是美国的华表奖了。有些人士非常像我们的家长,时时刻刻关心着大家的成长和健康。电影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不能有一丝差错,仿佛看了一部异端邪说的影片,这人一辈子就完蛋了。岂不知,现在的电影,也已没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地位,论产业收入和影响力,早被电视、电脑、手机等平台的娱乐甩得老远。一部电影所含的教化作用,无论多么崇高或者多么堕落,都是极其有限的,估计有效期不会超过鲜奶。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实行过分积极的引导,有时只能起到揠苗助长的作用。□周黎明(北京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