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笔记本电脑,很多人都会想到东芝这个牌子,东芝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业,曾在数码产品、家电、尖端医疗设备、核电等领域拥有很强的实力,早在年,日本东芝就推出了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T,搭配不到77MHz的英特尔处理器,配置9英寸显示屏,重达4.1公斤,
虽然以现代的配置标准来说,还真不算高,但对比当年市场售卖的笔记本电脑,轻量化的程度在当时可是震惊世界,在这台笔电刚问世时,售价高达美元,面向的是高收入群体,不过在人们感受到高科技带来便利以后,笔记本就成为通往未来世界的代名词,面对市场的一致好评,东芝又推出后继机种T,从此开启20年风光的笔记本商战之路,
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年推出T时,东芝并没有想过要大规模量产,毕竟高昂的成本和价格摆在那里,但市场对笔记本的反应非常强烈,以年的数据来说,当时在日本约有万台电脑,而东芝短短一年就销售了12万台,可见热销程度非同一般,然而,东芝这股气势并没有持续太久,如今将近过去40年,东芝几乎已经消失在笔记本市场之中,据有关数据显示: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位居前五的企业,分别是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和宏基,根本看不到一家日本厂商上榜,
但在这里必须解释一下,东芝上不了榜,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早在年6月,夏普就以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东芝PC产品80%的股权,并将其更名为Dynabook,直到年6月,夏普再次收购剩余股权,使Dynabook成为夏普旗下全资子公司,这意味着在年,东芝已正式退出笔记本电脑市场,那么从年的笔记本销量全球第一,再到年退出笔记本市场,东芝在这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作为曾经的笔记本巨头,东芝经历过许多品牌都没有过的辉煌,在到年期间,东芝凭借着自己的技术优势,其销售量长期位居全球第一,但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全球IT产业吹起了泡沫,在进入21世纪后的年,随着科技产业发展到顶点时,泡沫就开始破碎,自此IT产业进入价格竞争时代,这时东芝为了维持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不得不大幅降价,这就导致东芝电脑在降价中失去了利润,不过东芝也没有束手就擒,年,东芝将电脑业务分离出来,成立了电脑公司,同时也将制造基地转移到中国等劳力成本相对低廉的地方,以维持利润。
然而情况仍不见好转,这时担任电脑公司的总裁西田厚聪,意识到压低劳工成本不足以应付价格战争,于是就选用ODM生产模式,也就是将电脑的设计、主要零部件的挑选、新电脑的产品策划等全部委托出去,只留下品牌和营销业务,不过在西田厚聪做出ODM的决定以后,确实大幅降低成本,也提高了很多利润,但是,外界并不看好这种盈利模式,因为东芝原本的产品性能几乎看不到,其次就是产品生产规模不如其他企业,所以东芝也没能逃脱大部分贴牌厂商同样的命运,那么东芝的生产路线真的错了吗?
事实上,在IT制造领域采用ODM做法的厂商并不在少数,以年出货量前三大品牌来说,联想、惠普与戴尔都采用过ODM模式,因此我们不能指责西田厚聪的做法是错误的,不过我们从其他品牌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比如:在市场上一直有着独特地位的苹果,苹果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委托鸿海代工,但零部件的选择是由苹果公司决定,并且对零部件的要求非常高,比如:手机显示屏,苹果会要求零部件供应商在玻璃、偏光板、背景光的使用都要符合苹果公司的要求,
虽然苹果公司不直接从事生产,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了困难,公司会派出专家及时和企业沟通,解决相关问题,而苹果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每款产品都能拿出相对独到的特点,获取消费者的青睐,回观东芝则是把电脑业务全部承包给外厂,从表面上看,东芝可以有效控制成本,但产品本身已经不具有上世纪90年代给人带来的惊喜,如果只看性价比的话,东芝笔记本电脑还遭遇戴尔等其他品牌的竞争,再加上不上不下的规模,最终只能选择退场。
类似的情况不只发生在东芝,放眼全日本,各大电脑制造商都经历相似的过程,回到开头提过的榜单,年全球笔记本出货量最大的五家公司,没有一家来自日本,在过去20年间,有许多表现很好的日本笔记本品牌都陆续遭到收购并吞,比如:富士通、NEC被联想收购,而买下东芝电脑业务的夏普,
虽然以Dynabook品牌持续生产笔记本,但产品竞争力却大不如从前,因为在没有发生任何创新的情况下,这些日系品牌几乎没有翻身的机会,俗话说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这谈的不只是我们的人生,也是商场上的硬道理,东芝的兴衰让我想到雅虎、诺基亚这些时代眼泪,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只有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才能促使企业研发出各种跨时代的产品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