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肛肠专家谢力子。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陈亚男刘丹通讯员陶艳长沙报道
清晨的阳光从窗外照进来,不到8点,81岁的谢力子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此时,医院(湖南中医院)肛肠科专家诊室外,已经有不少患者在候诊。
询问病史,把脉,查看病情,写病案,敲击键盘开具检查单……一套流程下来,耄耋之年的谢力子仍然精神奕奕。几十年来,这位享誉湖南肛肠学界的泰斗级人物,便是如此日复一日地辛勤工作。
西医高材生+湖南首批“西学中”学员=一代名医
年,谢力子出生在长沙宁乡。少年时代,其母亲便因脑瘤不幸离世,自此,他心中深深埋下了一颗“学医”的种子。
18岁那年,谢力子考入原湖南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前身),与医结缘。毕业后,他被分到医院,工作了10多年。
年,谢力子考入湖南中医学院首批“西学中”班脱产学习。西医转学中医,本就不容易,加上那时学习条件艰苦、任务艰巨,到三年后毕业时,班上只剩了20多位同学。
“我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就是按照课程安排上课、实践,做一名普通的学生,全身心投入,一步一步踏实走稳。”回顾多年前的“西学中”岁月,谢力子笑着说道。
“一步一步踏实走稳”的谢力子就这样坚持了下来。十几年的西医临床经验,加上系统的中医学习,两种体系逐渐融会贯通、相得益彰,他一步步成长为“中西合璧”的高手,并把肛肠疾病的诊疗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从年调入医院肛肠科开始,谢力子在肛肠领域“开足马力,一路狂奔”,在痔疮、肛瘘、肠道肿瘤、炎性肠病的研究,以及肛肠病术式、肛肠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系列专科专病新疗法和新药物,为医院乃至整个中医界的肛肠疾病诊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自己也成为业内外交口称赞的“泰斗级”专家。
谢力子为患者把脉看诊。
中西医结合+“非常规手段”=超卓疗效
曾经有位姜先生,其母亲患肛瘘多年,辗转求治,效果不佳,慕名找到谢力子。谢力子将中医外科“挂线疗法”与现代西医的微创手术相结合,为姜母实施“复杂性肛瘘分段开窗瘘道切除+切扩挂线+置管冲洗引流术”,彻底根治其多年顽疾,至今再未复发。
今年上半年,姜先生上厕所发现有便血,以为是“上火”而并未重视,直到发现肛门有个小疙瘩脱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立马求治于谢力子。谢力子亲自指导手术,使姜先生很快痊愈。
“在多年的临床探索中我们发现,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肛肠疾病的效果十分理想,而且能更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谢力子说。
他还说,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对小儿患者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要善于在治疗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非常规手段”。
曾有一个患有肛肠疾病的婴儿,无法自主进食汤药,他便让患儿母亲吃药后喂奶,通过乳汁将药效带给孩子,同时让孩子坐在盆中泡药以减轻痛苦。
还有一个6岁小朋友,患上肛周直肠脓肿,通常来说需要手术治疗,其家长考虑到孩子太小不愿意手术,谢力子便开具了清热解*的中药,配合抗生素一起给孩子服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谢力子的诊室里,挂着患者送来的锦旗。
言传身教+60年如一日=桃李满三湘
“每治好一个患者,我的心情都会很愉悦。”这是谢力子的心声。60余年的行医生涯,他最满足的就是看到病愈患者的一个微笑,或听到他们的一声感谢,这是他孜孜求索的动力。
“无私、热情、真诚,谢老的为人处世之风深深影响着后辈。”医院肛肠科大主任、谢力子的弟子王真权如此感慨。
王真权说,谢老60多岁时,有一次,带领弟子们去医院指导工作。因路途遥远、环境艰苦,谢老明显已体力不支,但依然不厌其烦地为大家答疑解惑,并全程手把手地指导手术。那次志愿行动,让随行学生和当地医生们感动不已。
其实,数十年时间里,谢力子一直就是这样影响着身边人。从理论辅导到临床带教,从师承技艺到医德传承,早就“桃李满三湘”。一批又一批肛肠科人才从他门下脱颖而出,医院肛肠科的中流砥柱。
谢力子认为,在医学中,临床、教学与科研是三位一体、难以分割的。即使临床工作再忙,也丝毫不能放松对教学和科研的高要求。
作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多年来,谢力子在繁重的临床和教学工作之余,还承担了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专著50余篇。其中,他主持的课题《复方芩柏颗粒剂防治痔瘘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酥胆痔疮膏防治痔瘘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分别获湖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一种防治痔瘘术后并发症的药物及制备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
如今,81岁高龄的谢力子依然在探索医学前沿的道路上乐此不疲。为了保持充足的精力,他每天都坚持锻炼。接受采访时,谢力子微笑着说:“只要患者需要我、医院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