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白癜风治疗费用戴均良杨晓超任北京副市长
市府领导变一正八副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向票箱投票。昨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相关人事任免事项。
新京报讯
(
蒋彦鑫)昨日上午,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决定任命戴均良、杨晓超为北京市副市长。同时,接受苟仲文辞去北京市副市长职务的请求。本月初,苟仲文已被任命为北京市委常委。目前,北京市*府领导班子为“一正八副”格局。
据了解,戴均良此前任民*部副部长,杨晓超此前担任北京市财*局局长,本次常委会上也通过决定免去杨晓超财*局局长职务。
昨日上午9:15,在向市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两位副市长任命前,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先介绍两人跟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见面,随后对两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之后经过发表决票、投票、宣读计票结果等程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宣布两人被任命为副市长。随后,两名副市长均做了表态发言。
戴均良表示,自己将依法行*,自觉接受监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民服务,改善民生。同时不断改进作风,求真务实,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杨晓超表示,今后将努力探索和把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为大家办好事、办实事。要做到自重、自省、自律。
昨日常委会还接受了苟仲文辞去北京市副市长职务的请求,并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备案。中共中央已决定,苟仲文任北京市委常委。
截至昨晚8:30,两位新副市长的分管领域尚未公布。
戴均良长期在民*部工作,熟悉民*业务,积极推进行*区划改革创新,推动中心城市区域结构优化、撤县设市等工作。
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较强。注重依法行*。为人正派,坚持原则,敢抓敢管。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
杨晓超熟悉财经工作,思路开阔。熟悉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领导能力比较强。善于组织协调和开拓创新,大局意识强。作风民主,敢于管理。推进财*信息公开,在各省市中率先公开公车数量、三公经费等,取得较好影响。注重依法行*,为人正直,善于合作共事,要求自己严格。——北京市市长王安顺
戴均良
勤*为民
干净做事
戴均良
男,汉族,1960年7月出生,湖北浠水人。吉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
1986年7月起
在民*部工作,曾担任民*部区划地名司副司长,司长;民*部人事司(社会工作司)司长、直属机关*委副书记
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
任民*部副部长、*组成员
2013年7月至今
任北京市*府*组成员
戴均良26岁就进入民*部工作,除2007年至2009年在沈阳市挂职,戴均良在位于北河沿大街的国家民*部工作了24年。
一位和戴均良同事多年的民*部工作人员回忆,从普通工作人员,到主任科员,到处长、司长、副部长,“位置在变,但跟同事的相处一直没变,没有官架子,平时在食堂、电梯见面,他经常主动跟别人打招呼”。
行*区划领域的专家
在民*部工作的20多年里,戴均良对全国行*区域规划、城镇化专题规划等课题有深入研究,曾经组织起草修订《行*区划管理条例》等行*法规。
他还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研究制定《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全国民*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积极推动实施。
老同事说,戴均良是中国行*区划研究领域的专家,他长期从事城市发展和乡镇行*体制研究,公开出版了《中国城市发展史》、《中国乡镇*权建设概论》(第一作者)、《中国市制》等专著。
2006年,时任民*部区划地名司司长的戴均良做客人民时说,任何社会和个人、任何组织,都要使用地名,都离不开地名,如果没有完善准确的地名信息,人们的交流、交往就会寸步难行,就没有好的交流交往环境,社会也难以和谐。
谦虚、务实的官员
在民间社工机构——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李涛印象中,戴均良是位谦虚、务实的官员。
李涛回忆,2010年,戴均良出任民*部人事司(社会工作司)司长不久后,人事司内部编排一个节目,邀请李涛前往指导,用社会工作的方法表演。“本来演节目是年轻人的事,没想到戴司长还特意过来,告诉大家,要虚心跟我学习”,李涛觉得,这些小细节,让他感受到戴均良对专业的尊重。
后来,民*部人事司将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位于东四六条的小院,作为*员联系基地。
让李涛没想到的是,第一次*员活动日后不久,戴均良组织人事司的同事,从自己家里收集儿童图书,打包后捐给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流动儿童图书室。同时捐来的,还有一台空调。
“大家告诉我,戴司长听说我们资金有限,而小院的儿童活动室地方小,孩子多,夏天只能靠电扇降温,就很快组织大家筹钱买了一台空调送过来”。李涛说,戴均良说得不多,但更务实。
从国家机关来北京工作,能为首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感到无上光荣。
今后我将倍加努力,勤*为民。讲*治、顾大局、守纪律,恪尽职守,忠实履职。要坚持依法行*,依法办事,严格遵守宪法和各项法律规定,自觉接受市人大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民服务,改善民生,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谦虚谨慎,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严格自律,廉洁奉公。不断改进作风,求真务实。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北京市副市长戴均良
杨晓超
将为大家办实事
杨晓超
男,汉族,1958年11月出生,籍贯江苏省。1982年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
1985年2月起
在市财*局工作,曾担任市财*局商业企业财务管理处副处长、处长
1994年8月到2000年7月
任市地税局副局长、*组成员、*组副书记
2002年11月到2008年2月
任市审计局局长、*组书记
2008年2月至2013年7月
任市财*局局长、*组书记
2008年2月,时任审计局局长的杨晓超,回到财*局,管起了北京的钱袋子。
近5年时间里,北京财*收入从1800亿元,增加到3300亿元;北京预决算、三公经费等公开从无到有,并走在全国前列。“只花钱不办事,公众就不答应”、“统一公开三公,避免无端猜疑”,杨晓超在公开场合的这些表态,是北京财*工作不断推进的缩影。
让钱袋子越来越“鼓”
多年来,杨晓超的工作一直围着财税打转,曾任市财*局商业企业财务管理处副处长、处长,市地税局副局长,市审计局局长,市财*局局长,这些都与北京的钱袋子密切相关。
2008年,北京的公共财*收入为1837亿元。之后,世界金融危机,经济增速放缓,各项民生支出却持续增长。那段时间,谈及北京财*收入,杨晓超都会锁着眉头说完成任务比较艰巨。
在杨晓超带领下,北京财*收入近几年增幅依然不错,对房地产的依赖也在逐步降低。到去年底,北京财*收入已突破3300亿元,5年几近翻番。
直面质疑推动预算公开
近年来,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财*预决算公开受到公众广泛关注。
2011年4月,北京财*局全国率先公开公车数量:全市**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车6.2万辆。这一举措广受好评。虽然之后受到了媒体和公众尖锐的“挑刺”,包括新华社等多家媒体直指北京数据作假,但杨晓超曾表示,坦诚是最好的。北京公车的数量颇多猜疑,主要是统计口径的问题。他说,既然要公开,有什么好作假的呢?
杨晓超还曾表示,部门公开是其职责,在当前形势下势必会公开越来越详细,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态度随和
为人低调
低调谦和是很多人对杨晓超的评价。在市财*局工作期间,杨晓超很少板起脸训话,很多时候笑起来眼睛就全眯住了。工作人员对杨晓超评价颇高,因为他为人正直诚恳。碰到年纪比自己大的下属,他都会称呼一声“大姐”。
作为财*局长,在人代会上面对代表们的“拷问”,他也会笑眯眯地回答问题。今年人代会上,海淀团代表们见他在,抓准机会花了一上午时间对他进行“问题轰炸”:北京的钱花到了哪里?教育投入到底够不够?一个个问题抛过来,杨晓超总是会先微笑一下,然后语调缓慢地解释、说明。
会议结束后,代表们还不解渴,几个人把他团团围住,他招呼大家坐下:“大家坐下慢慢谈,还有什么问题尽管提。”
面对媒体,杨晓超也一贯的态度随和。对各种尖锐的问题,他从不回避,而是有一说一。北京两会、全国两会上,面对媒体哪怕是重复了多遍的问题,他都会很诚恳的回答。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他曾经这样说。
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北京面临的形势更复杂,*府任务更繁重。
我将努力探索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围绕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如何应对城市新阶段的新要求、新挑战,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为大家办好事、办实事。
要增强大局观念和合作意识,与大家互相配合、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共同推进*府依法行*。
自觉接受监督,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做到自重、自省、自律。
——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原标题:戴均良、杨晓超任北京副市长)(:SN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