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图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真的用对生物制剂了吗单克隆抗体类TNF [复制链接]

1#

单克隆抗体类TNFi致肺外结核不良反应一例

患者,男性,28岁,因下腰背痛伴右下肢疼痛半年。

于年12月疼痛科就诊,当时查体:右侧“4”字试验(+),右侧骶髂关节压痛(+);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甲钴胺针局部治疗5次及刃针治疗,无明显好转。

年2月23日逐渐出现双侧下肢疼痛,给予加用安康信60mg/天+妙纳50mg,tid治疗,仍无好转。

年4月17日脊柱骨科就诊后建议风湿科就诊而转到我科门诊;追问病史如下:

下腰背痛4-5年,加重5月。有过敏性鼻炎,服用振源片。

夜间痛明显且严重,活动后减轻,晨起僵硬感,否认眼睛红肿,反复腹痛腹泻,排尿不适,否认其他关节肿痛或指/趾炎。偶有胸骨及肋骨疼痛。

HLA-B27+,血沉77,CRP:79.9。

DR:两侧骶髂关节符合强直性脊柱炎。

查体:神志清,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腹软,无压痛,双肾区无叩痛,腰椎无明显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右侧“4”字试验(+),右侧骶髂关节压痛(+)

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处理:完善相关检查后,建议生物制剂治疗。

年4月17日胸部HRCT:左肺下叶小结节(2mm),余未见异常。肝肾功能正常。

年5月8日T-SPOT:21.3pg/ml;

知情同意沟通后,患者选择修美乐针40mg/2周一次治疗,因肺部未发现可疑结核灶,未使用预防抗结核治疗。

年5月9日开始修美乐40mg,一次。

年5月23日修美乐40mg,第二次,血沉31mm/h,安康信60mg,qd

患者腰背痛及腿痛症状迅速缓解,此后规律用药,停用安康信片,仍有反复鼻炎发作。

年9月4日复诊,无腰背或颈椎不适,无咳嗽等不适,血沉50mm/h,CRP15.6mg/L。再次升高,不放心,复查胸部HRCT:左肺下叶(薄IM)胸膜下可见小圆形高密度影,直径约4x3mm,左肺上叶可见斑点影(薄IM95),余两肺纹理清晰。

年10月9日复诊,无任何腰腿腿痛,无咳嗽腹痛腹泻,但血沉59mm/h,CRP19.7mg/L

年10月26日建议患者再次复诊血沉52mm/h,CRP17.5mg/L

未发现其他感染异常,仍继续使用修美乐针40mg,2周一次。

年11月5日(复习病史资料时发现)曾就诊过肛肠科,但从未与风湿科医生提及。

年12月18日风湿科复诊,主诉有咳嗽,白痰,无畏寒发热。复查胸部HRCT:左肺下叶(SE3,IM)胸膜下可见小圆形高密度影,直径约4x3mm,左肺上叶(SE3,IM)可见斑点状高密度影,余两肺纹理清晰。血沉80mm/h,CRP20.1mg/L,支原体IgM:阴性。

年1月7日建议患者呼吸科就诊排查肺部感染,无殊。

年1月13日普外科门诊就诊,主诉肛门部肿块伴疼痛1月(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肛门肿块,伴肛门疼痛,无便血,曾予口服抗感染(头孢呋辛+甲硝唑片)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体格检查:神清,精神可,呼吸平,腹软,无压痛。肛检:外观无殊,KC位10-12点见离肛门1cm处可及大小约3*2cm肿块,有压痛。诊断:肛周脓肿:建议:手术治疗(患者需要调整上班时间)。同时给予门诊(头孢曲松针2.0g+甲硝唑针0.5g/天静滴)。

患者此时因为需要手术,不知生物制剂是否需要停药,才告知风湿科医师有此症状,立即嘱患者停用修美乐针,同时联系普外科手术医生,通知术前请风湿科会诊,局部脓肿必须查普通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涂片找病原菌。

年1月14日住院,肛检:KC位11-12点钟见皮肤破溃,红肿压痛,无明显中央波动感,伴脓性分泌物渗出,直肠指检进指6cm无殊,指套退出无染血。

年1月17日在腰硬联合下行肛瘘切除术+肛瘘挂线术,切口类别为Ⅳ类(感染切口)切口愈合等级为甲。术后予以抗感染、止痛、消肿、坐浴等对症治疗后恢复可。出院诊断:肛瘘,强直性脊柱炎。

自此,该患者之前血沉,CRP正常后再次升高原因水落石出——肛周结核感染。

后续,停用修美乐针,正规4联抗结核治疗,总疗程至今16月,后续停药后腰腿疼痛逐渐明显,给予安康信mg/天足量使用。

讨论

随着对强直性脊柱炎疾病认知的提升及新药物的不断研发,生物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生物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循证及临床应用经验越来越丰富,生物制剂已成为强直性脊柱炎指南的推荐用药1。

在我国TNF-α抑制剂是临床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制剂类型。TNF-α主要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具有促进中性粒细胞吞噬、抗感染、抗肿瘤等作用,参与机体正常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TNF-α抑制剂可通过阻断TNF-α进而发挥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对多数风湿免疫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仍然需要临床重视。目前应用的TNF-α抑制剂有两大类,分别为单克隆抗体类(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和融合蛋白类(如依那西普)。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单克隆抗体类TNFi使用过程中患者更容易罹患结核等感染性疾病,文献报道使用单克隆抗体类TNFi会增加患者1.94倍罹患结核的风险5。而融合蛋白类TNFi相比单抗类TNFi减少3-4倍的TB风险2。

ACR指南推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物制剂治疗前,要进行充分结核筛查3,潜伏性结核患者:最少抗结核治疗1个月,再开始生物制剂治疗;活动性结核患者:抗结核三联或四联方案9个月,再次评估后决定是否开始生物制剂治疗。同样国内指南在使用生物制剂之前应进行TB筛查4。患者接受激素/免疫抑制治疗建议采用T-SPOT进行LTBI筛查5,有条件的建议优选IGRAs检测,尤其对于结核病及非结核分支杆菌高发区人群、卡介苗接种者、曾接受过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TST硬结≥10mm的患者,采用IGRAs检测相对必要,胸部CT较胸部X线片更可靠,病情需要时,可检查胸部CT8。

接受TNF-α抑制剂治疗前,潜伏性结核感染者应进行预防性抗结核药物治疗,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则应预先进行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在使用TNF-α抑制剂治疗中出现可疑结核症状时,应及时就诊,以警惕单克隆抗体类TNFi治疗后致播散性结核病的可能;并且进行定期监测,如出现活动性结核病,应及时停用单克隆抗体类TNFi。国外观点:TB并不是患者再启动生物制剂治疗的禁忌症,罹患TB患者再次启动生物制剂治疗是可行的6。研究指出,患者罹患结核后再次启动生物制剂治疗并未出现结核的复发。

总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使用单克隆抗体类TNFi应当尤其注意TB发生的风险,结核的筛查是必须的,对于潜在风险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结核药物,并严密随访症状,尤其是不要忘记肺外结核,选择TB风险更低的融合蛋白类TNFi生物制剂有助于保证患者治疗疗效的同时减少相应的风险。

参考文献:

[1]DésiréevanderHeijde,etal,AnnRheumDis,;76:–

[2]CantiniF,etal.JRheumatolSuppl.May;91:47-55.

[3]SinghJA,etal.ArthritisCareResearch..

[4]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应用中结核病预防与管理专家建议组.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7(8):-.

[5]ArenasMirasMdelM,etal.BiomedResInt.;:.

[6]KimYJ,etal.Rheumatology(Oxford).Aug;53(8):-81

医师介绍:

蒋琼

副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助理

?浙江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痛风学组委员

?台州市医学会风湿免疫学组委员

更多专业资讯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