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这墙上一闪一闪的是什么呀?”
“那是我们的小发电机。”
“小发电机?什么是小发电机呀?”
“小发电机就是我们的光伏发电机,有了光伏发电机,我们就有源源不断的收入,再也不用过以前的苦日子了。”
这天中午,记者刚刚踏进于都县罗坳镇大桥村村民陈佛生的家门,便看到67岁的陈佛生正拉着5岁孙女的小手,仔细端详逆电器的屏幕。屏幕上显示的数字每跳动一下,陈佛生的脸上就多一丝笑容。
“在家里就有收入,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陈佛生的话,一下子将记忆带回到10多年前的苦难之中。
以前,陈佛生一家居住在被称为“青藏高原”的古嶂岽上,山路崎岖,一家人住在破烂的土坯房里,土地贫瘠,连刨个食都难,过着艰辛的生活。
生活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生活条件的艰苦、积劳成疾的夫妻俩先后患上了不同程度的中风症。原本就拮据的一家子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年,依靠异地搬迁扶贫政策,陈佛生一家搬进了政府出资建好的移民安置房。年,陈佛生利用政府贴息贷款,一次性投资2.8万元,在屋顶建了这座可以用25年的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当上了“发电站站长”。“电输到电表里和供电公司联网,供电公司按照一块一毛八(每度)打进我们的银行账户,我们有了源源不断的收入。”陈佛生说。
从年装机到现在,陈佛生家的光伏发电总共多度,每年都有元的纯收入。陈佛生抽屉里取出厚厚的记账本,翻开记账本算着明细账。账一笔一笔地算,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地增加。“一次性投资不到3万元,最多只要4年就可以回本,可最长保持25年的稳定收入。光伏发电可以说是‘不劳而获’好项目。”大桥村党村支部书记陈星宇说。
掌握了“幸福密码”,可不能“吃老本”。村里为陈佛生安排了村图书室图书管理员的公益性岗位,给陈佛生吃了一颗“定心丸”。
走进农家书屋,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上,摆放着科普、网络等各种书籍。成为图书管理员后,陈佛生每天都早早来到图书室,打扫好卫生、整理好图书,哼着小曲等待村民们“造访”。“家里光伏发电有收入,我在图书室有稳定工作,还有比我更幸福的人吗?”此刻,60多岁的陈佛生开心得像个孩子。
有了稳定工作的陈佛生,常常教育儿子儿媳不要有等靠要的思想,只有靠自己双手才能创造幸福。为了让儿子儿媳安心在外工作,陈佛生的妻子主动承担了照顾孙子孙女的活儿。在陈佛生的影响下,儿子儿媳把两个小孩放在家里,夫妻俩在工厂务工,每年有5万元以上的纯收入。
有了稳定收入的支撑,掌握了“致富密码”的陈佛生一家于年,和全村户贫困户一起在全县率先脱贫。
光伏发电收入,公益性岗位收入,加上儿子儿媳的务工收入,还有各项补贴,陈佛生家每年的收入在10万元以上。“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移民搬迁、装光伏发电组件、勤劳致富就是我们家的致富密码。”算着幸福账,陈佛生脸上再次露出笑容。
“健全落实防贫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深化产业、就业、易地搬迁帮扶,落实兜底保障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于都县乡村振兴局局长袁勇锋介绍说,近年来,于都县共建设个村级光伏电站和4个联村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30.1兆瓦。截至目前,已累计拨付到村发电收益.45万元;累计安排资金.58万元用于小型公益事业;累计安排资金.76万元用于公益性岗位;累计安排资金.74万元用于奖励补贴,资金使用率达82.1%,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奠定了“扶上马送一程”的坚实基础。
来源:于都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宋嘉华
编辑:李美玲
审核:刘日强段冬梅黄海涛卢平
监制:陈桂华